1.一种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风电场是否出现电压波动或电压跌落,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2,若否,则结束;
S2、采用自适应限功率因数闭环补偿法,通过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对风电场进行调节;
S3、判断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定子侧功率因数 是否小于0.95,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4;若否,则调节完成后结束;
S4、通过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输出无功功率,协同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对风电场进行调节,判断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转子电流是否小于1,若是,调节完成后结束,若否,则跳转至步骤S5;
S5、采用改进后的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转子侧控制方法对风电场进行调节,判断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是否满发,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6;若否,调节完成后结束;
S6、启动撬棒保护,调节完成后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通过风电场汇流站端电压Upcc和风电场汇流站额定电压Uref计算得到汇流站端电压增量ΔU;
S22、判断汇流站端电压增量ΔU是否大于阈值ΔUs,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23,若否,则结束;
S23、判断汇流站端电压增量ΔU是否大于0,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24;若否,则跳转至步骤S25;
S24、用功率因数增量Δ1修正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定子侧功率因数 并根据DFIG定子侧功率因数 与DFIG定子侧有功功率Ps计算得到此时与DFIG定子侧功率因数对应的无功参考值Qref,并跳转至步骤S26;
S25、采用功率因数增量-Δ1修正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定子侧功率因数 并根据DFIG定子侧功率因数 与DFIG定子侧有功功率Ps计算得到此时与DFIG定子侧功率因数对应的无功参考值Qref,跳转至步骤S26;
S26、根据无功参考值Qref,通过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法SVO-VC,使风电场电压回归正常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采用改进后的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转子侧控制方法对风电场进行调节包括以下步骤:S51、通过DFIG定子侧有功功率Ps和DFIG定子侧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计算得到DFIG定子侧有功功率增量ΔP;
S52、通过风电场汇流站端电压Upcc和风电场汇流站额定电压Uref计算得到汇流站端电压增量ΔU;
S53、根据常数k与汇流站端电压增量ΔU计算得到修正量Δ3;
S54、通过DFIG定子侧有功功率增量ΔP和修正量Δ3得到修正后的ΔP*;
S55、将修正后的ΔP*作为新的定子侧有功功率增量,通过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法SVO-VC,使风电场电压回归正常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或步骤S52中的汇流站端电压增量ΔU计算表达式为:ΔU=Uref-Upcc (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的阈值ΔUs为固定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的功率因数增量Δ1为固定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1中的DFIG定子侧有功功率增量ΔP计算表达式为:ΔP=Ps-Pref (2)。
8.根据权利3所述的DFIG与SVG协同的风电场电压稳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3中的常数k为固定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