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包括第一工作电极和第二工作电极,第一工作电极修饰有检测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酶膜,第二工作电极修饰有检测血液中氯离子浓度的酶膜;
所述电化学试条用于对血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检测,检测步骤包括:
S1.建立不同氯离子浓度与相应电流响应的校正曲线方程:
在血液样本中,配置不同浓度的氯离子样本,测量不同氯离子浓度MCl‑下氯离子传感器‑ ‑工作电极表面的电流响应Iw‑Cl ,建立相应的电流响应‑浓度校正曲线方程y(Iw‑Cl)=ax(MCl‑)+b;
2+
S2.建立第一校正因子KA与Iw‑Ca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在固定氯离子浓度条件下血样中,配置不同浓度的钙离子样本,测量氯离子传感器工‑ 2+作电极表面的电流响应Iw‑Cl ,钙离子传感器工作电极表面的电流响应Iw‑Ca ,令与氯离‑ ‑ ‑子浓度相对应的第一真实校正电流为Iw‑c‑Cl‑A,Iw‑c‑Cl‑A=Iw‑Cl/KA,KA为第一校正因
2+ 2+ 2+
子,建立第一校正因子KA与Iw‑Ca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KA=f(Iw‑Ca ),通过Iw‑Ca 计算出相‑应的KA值,得到与氯离子浓度相对应的第一真实校正电流响应Iw‑c‑Cl‑A;
S3.建立第二校正因子KB与氯离子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在固定钙离子浓度条件下血样中,配置不同浓度的氯离子样本,测量氯离子传感器工‑ 2+作电极表面的电流响应Iw‑Cl ,钙离子传感器工作电极表面的电流响应Iw‑Ca ,令与氯离‑ ‑ ‑子浓度相对应的第二真实校正电流为Iw‑c‑Cl ‑B,Iw‑c‑Cl‑B‑=Iw‑Cl/KB,KB为第二校正因子; 建立第二校正因子KB与氯离子浓度MCl‑之间的函数关系式KB=f(MCl‑),通过MCl‑计算‑出相应的KB值,得到与氯离子浓度相对应的第二真实校正电流为Iw‑c‑Cl‑B;
S4.通过第一校正因子KA、第二校正因子KB和不同氯离子浓度下的电流响应与氯离子浓度间的校正曲线方程计算出氯离子的准确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电极上的酶膜的成分包括磷酸酯酶D、胆碱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粘结剂、表面活性剂、辅因子、电子媒介体、填充剂和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辅因子包括溶血磷脂酰胆碱、MnCl2、血清白蛋白;电子媒介体包括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填充剂包括乳糖;溶剂包括醋酸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电极上的酶膜的成分包括α‑淀粉酶、多功能α‑葡萄糖苷酶、变旋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粘结剂、表面活性剂、辅因子、电子媒介体、填充剂和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辅因子包括麦芽五糖、EDTA‑Ca、2,
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电子媒介体包括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填充剂包括明胶;溶剂包括醋酸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试条还包括第三工作电极,所述第三工作电极表面修饰有检测血液中无机磷浓度的酶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电极上的酶膜的成分包括嘌呤核苷磷酸化酶、黄嘌呤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电解质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的成分包括羟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乳糖和醋酸缓冲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