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包括履带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机器人(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内端固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部设有第一支臂(4),所述第一支臂(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支臂(5),所述第二支臂(5)的顶部安装有机械爪(6),所述第一支臂(4)和第二支臂(5)的左端预设支杆分别与液压缸(9)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有传动组件(7);
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竖筒(701)、竖杆(702)、第一齿轮(703)、蜗杆(704)、伺服电机(705)、托架(706)、圆杆(707)、第二齿轮(708)和支架(709);
所述竖筒(70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壳体(3)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竖筒(70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竖杆(702),所述竖筒(701)的外壁下方和竖杆(702)的底部均固接有第一齿轮(703),上方所述第一齿轮(703)的后端面和下方所述第一齿轮(703)的正端面均啮合连接有蜗杆(704),所述蜗杆(704)的外端均与左右两侧的伺服电机(7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05)的外端与壳体(3)的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竖筒(701)的顶部固接有托架(706),所述托架(706)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杆(707),所述圆杆(707)的外壁左侧和竖杆(702)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二齿轮(708),两个所述第二齿轮(708)的内端啮合连接,所述圆杆(707)的外壁固接有支架(709),所述支架(709)的顶部与第一支臂(4)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
(703)均选用蜗轮,且第一齿轮(703)的齿牙与蜗杆(704)的螺齿相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
(707)均选用锥形齿轮,且两个第二齿轮(707)的齿数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
内部设有润滑组件(8);
所述润滑组件(8)包括储气箱(801)、油液箱(802)、支管(803)、单向阀(804)、活塞板(805)、横杆(806)、竖板(807)、拨杆(808)、压缩弹簧(809)、短管(810)、环形管(811)和喷油嘴(812);
所述储气箱(801)和油液箱(802)分别置于壳体(3)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储气箱(801)和油液箱(802)的外壁呈贯穿式与壳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箱(801)的左端和顶部左侧均连通有支管(803),所述支管(803)的外壁均安装有单向阀(804),位于左侧的所述支管(803)的末端与油液箱(802)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储气箱(801)的内壁过盈配合有活塞板(805),所述活塞板(805)的右端固接有横杆(806),所述横杆(806)的顶部固接有两个竖板(807),所述竖板(807)的上方设有拨杆(808),所述拨杆(808)的正面通过销轴与壳体(3)顶部左侧预设的开口转动连接,所述拨杆(808)的外壁下方与两个竖板(807)的内端间隙配合,所述拨杆(808)的左端固接有压缩弹簧(809),所述压缩弹簧(809)的末端与壳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液箱(802)的顶部连通有短管(810),所述短管(810)的底部连通有环形管(811),所述环形管(811)的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管(81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喷油嘴(8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
喷油嘴(812)与环形管(811)的底部连通有角度不同,且分别指向两个第一齿轮(703)和蜗杆(704)的啮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808)
始终位于两个竖板(807)的内侧,且竖板(807)的纵向深度可满足拨杆(808)的转动时的圆弧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808)
始终位于两个竖板(807)的内侧,且竖板(807)的纵向深度可满足拨杆(808)的转动时的圆弧轨迹。
8.一种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该车间内智能物料搬运装备时,
首先将伺服电机705与外接电源相连通,通过下方蜗杆704和第一齿轮703转动可带动竖杆
702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708的啮合连接,使得圆杆707可带动支架709前后转动,同时,通过上方蜗杆704和第一齿轮703转动可带动竖筒701转动,进而带动托架706轴向旋转,进而通过外界控制模块控制液压缸9伸缩、机械爪6的夹取以及履带机器人1的移动,实现多角度搬运,同时具有自锁功能,使得整个夹持过程更加稳定,进而降低失误破碎损率,拨动拨杆808,通过竖板807的作用,以及压缩弹簧809的设置,使得横板806可带动活塞板805左右往复滑动,进而通过单向阀804的设置,使得外界空气可输送至油液箱802内,使其内部压力增大,进而通过环形管811和喷油嘴812的导流和喷洒,直接对蜗杆704和第一齿轮703的啮合端喷油,提升注油便捷性,同时可减小磨损,提升润滑度和使用寿命,方便人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