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加热钢管,使钢管发生热膨胀后,再向钢管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停止加热并密封已灌注完成的混凝土表面,使钢管与混凝土一同收缩并箍紧凝固后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在停止加热后的内径收缩变形量大于等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变形量;所述钢管在停止加热后的内径收缩率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率之比为1.05~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涡流加热装置对所述钢管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涡流加热装置包括: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套设在钢管外;
低频交变电源,用于向所述螺旋线圈提供电源;
调频装置,设置在所述低频交变电源与所述螺旋线圈之间,用于调节所述螺旋线圈的电流频率进而控制钢管的加热速度;
温度反馈及电流强度反馈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低频交变电源的输出电流强度进而使钢管的加热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反馈及电流强度反馈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温度控制芯片、用于实时检测钢管温度的红外温控传感器和用于调节所述低频交变电源的输出电位的电位调节器,所述红外温控传感器和温度控制芯片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电位调节器与所述温度控制芯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段灌注的方式生产钢管混凝土,所述电涡流加热装置对钢管进行分段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相变储能装置回收电涡流加热装置散发的热量并对钢管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套装设置在与钢管加热段相邻且已灌注混凝土的后相邻段上的相变储能保温装置和套装设置在与钢管加热段相邻且未灌注混凝土的前相邻段上的换热装置;所述相变储能保温装置包括套装在钢管上的传热内层和设置在传热内层外的保温外层,所述传热内层与保温外层之间设有用于存储相变储能介质的储热空腔,所述储热空腔内设有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通的换热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前一段钢管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进行下一段钢管混凝土灌注,此时的所述电涡流加热装置向前移动至前一段钢管混凝土灌注时的前相邻段处,换热装置与所述电涡流加热装置同步向前移动,并在前一段已灌注完成的钢管混凝土上加装所述相变储能保温装置,并使所述换热装置与加装的所述相变储能保温装置的换热管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防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灌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内层采用金属铜制成,所述相变储能介质采用石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