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出机构、膜厚轴向调节机构和油膜间隙角度调节机构;
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轴、主动盘和主动片;输入轴的中部安装在箱体上,主动盘同轴套装在输入轴的输出端,主动片安装在主动盘上;
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被动盘和被动片;输出轴的中部安装在箱体上,被动盘同轴套装在输出轴的输入端,被动片安装在被动盘上;
主动片和被动片同轴相向设置,两者之间的间隙宽度即为油膜厚度;
膜厚轴向调节机构安装在动力输入机构上,通过调节主动片的轴向位移,进而调节油膜厚度;油膜间隙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椭圆弧形柔性球铰和至少两个液压伺服机构;
椭圆弧形柔性球铰同轴设置在位于箱体内的输出轴的端部,形成输出轴的输入端,被动盘围绕椭圆弧形柔性球铰转动;
所有液压伺服机构沿周向均匀布设在位于箱体与被动盘之间的输出轴的外周;每个液压伺服机构均包括液压缸筒和沿液压缸筒轴向滑移的活塞杆;活塞杆的输出尾端与被动盘直接或间接相铰接,背离活塞杆的液压缸筒的端部与箱体相铰接;
当活塞杆沿液压缸筒轴向滑移时,将使被动片所在平面与输出轴线之间形成一个夹角α;通过控制活塞杆的轴向位移,进而控制夹角α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背离被动片一侧的被动盘中心设置有导向凸缘,导向凸缘套装在椭圆弧形柔性球铰外周;在导向凸缘的外壁面通过推力轴承安装有环形的铰球座;活塞杆的输出尾端与铰球座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伺服机构为2个、3个或4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液压伺服机构为2个,分别为液压伺服机构A和液压伺服机构B时,则夹角α的计算公式为:式(1)中,L为液压伺服机构A中活塞杆a的初始长度,△L为液压伺服机构A中活塞杆a的位移长度,R为液压缸的分度圆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液压伺服机构为三个,分别为液压伺服机构A、液压伺服机构B和液压伺服机构C时,则夹角α有如下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计算方法:当液压伺服机构A中的活塞杆a为主动驱动杆,液压伺服机构B中的活塞杆b和液压伺服机构C中的活塞杆c均为从动杆时,夹角α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第二种计算方法:当活塞杆b和活塞杆c均为主动驱动杆,活塞杆a为从动杆时,则夹角α的计算公式为:式(2)中,L为液压缸B中活塞杆b或液压缸C中活塞杆c的初始长度,△L为活塞杆b或活塞杆c的位移长度,R为液压伺服机构A中液压缸的分度圆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液压伺服机构为四个,分别为液压伺服机构A、液压伺服机构B、液压伺服机构C和液压伺服机构D时,则夹角α有如下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计算方法:当液压伺服机构A中的活塞杆a为主动驱动杆,液压伺服机构B中的活塞杆b、液压伺服机构C中的活塞杆c和液压伺服机构D中的活塞杆d均为从动杆时,夹角α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第二种计算方法:当四根活塞杆中的两根活塞杆为主动驱动杆,另外两根活塞杆为从动杆时,则夹角α的计算公式为:式(3)中,L为两根主动驱动杆的初始长度,△L为两根主动驱动杆的位移长度,R为液压缸的分度圆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膜厚轴向调节机构包括活塞盘、复位弹簧和弹簧挡座;活塞盘同轴套装在位于主动盘和主动片之间的输入轴上并能沿输入轴轴向滑移;主动片安装在活塞盘上,主动盘通过传动销与活塞盘相连接;弹簧挡座安装在活塞盘与主动片之间的输入轴上,复位弹簧安装在活塞盘与弹簧挡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平行油膜间隙式液粘调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主动盘和主动片之间的输入轴上同轴套装有轴套,活塞盘同轴套装轴套上并能沿轴套外壁面轴向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