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十种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硝酸纤维素层、防水双面胶带、第二硝酸纤维素层和PVC底板,第一硝酸纤维素层上设置有五条竖向设置的第一检测通道,第一检测通道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试剂加入口,第一检测通道靠近第一试剂加入口处覆盖有结合垫,第一检测通道远离第一试剂加入口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质控线和第一检测线,第一质控线和第一检测线配合形成第一检测结果显示区,试剂从第一试剂加入口在自动虹吸作用下通过结合垫后流向第一质控线和第一检测线并显示检测结果,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其中一侧边缘与最外侧的第一检测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试剂加入口,第一硝酸纤维素层远离第二试剂加入口一侧边缘与最外侧的第一检测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结果显示区,第二检测结果显示区包括五条与第一检测通道相互垂直的辅助通道,五条辅助通道靠近第一检测通道的一端上均设置有第一渗透带,五条辅助通道远离第一检测通道的一端上均设置有第二质控线和第二检测线,第二硝酸纤维素层上设置有五条横向分布的第二检测通道,第二硝酸纤维素层上靠近第二检测通道的其中一端处设置有渗透试剂加入口,五条第二检测通道均与渗透试剂加入口导通,第二检测通道靠近渗透试剂加入口的一端上覆盖有结合垫,每个第二检测通道远离渗透试剂加入口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渗透带,贯穿防水双面胶带上开设有一个试剂渗透通孔和五个渗透带通孔,试剂渗透通孔内填充有第一亲水材料,每个渗透带通孔内填充有第二亲水材料,渗透试剂加入口位于第二试剂加入口正下方并通过试剂渗透通孔内填充的第一亲水材料导通,第二渗透带位于第一渗透带的正下方并通过渗透带通孔内填充的第二亲水材料导通,第二试剂加入口中的试剂通过试剂渗透通孔中的第一亲水材料流向渗透试剂加入口,渗透试剂加入口中的试剂在自动虹吸作用下分别流向第二检测通道,试剂经过结合垫后沿着第二检测通道流向第二渗透带,第二渗透带中的试剂通过渗透带通孔内填充的第二亲水材料引向第一渗透带,第一渗透带中的试剂沿着辅助通道流向第二检测结果显示区中的第二质控线和第二检测线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种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检测通道、第二检测通道、第一试剂加入口、第二试剂加入口和渗透试剂加入口均通过疏水带线分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十种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试剂加入口、第二试剂加入口和渗透试剂加入口的疏水带线为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种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亲水材料和第二亲水材料均由水和硝酸纤维素粉末混合制成。
5.利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十种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包括胶体金制备的步骤、胶体金标记物制备的步骤和结合垫制备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和第二硝酸纤维素层的修饰处理:
裁取两块大小相同的硝酸纤维素膜,取其中一个硝酸纤维素膜作为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并在该硝酸纤维素膜上用疏水材料作为隔离带分割出第一检测通道、第一试剂加入口、第二试剂加入口和辅助通道,并将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一试剂加入口导通,将另一个硝酸纤维素膜作为第二硝酸纤维素层并用疏水材料作为隔离带分割出第二检测通道和渗透试剂加入口,将第二检测通道和渗透试剂加入口导通;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和第二硝酸纤维素层分割出的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上分别加工质控线和检测线,
步骤三、取大小尺寸与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和第二硝酸纤维素层相匹配的双面胶带,在双面胶带上加工一个试剂渗透通孔和五个渗透带通孔;
步骤四、将制备的结合垫安装在步骤二中加工有质控线和检测线的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和第二硝酸纤维素层上,取步骤三中的双面胶带,并在一个试剂渗透通孔和五个渗透带通孔中填充由水和硝酸纤维素粉末混合制成的糊状物,将双面胶带上层保护膜解开并覆盖在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底部,五个渗透带通孔中的糊状物分别与辅助通道对应接触形成第一渗透带,试剂渗透通孔位于第二试剂加入口正下方,双面胶带和第一硝酸纤维素层粘贴完毕后,去掉双面胶带的下层保护膜,将第二硝酸纤维素层与双面胶带粘贴,渗透试剂加入口位于试剂渗透通孔正下方,第二检测通道分别与五个渗透带通孔中的糊状物接触形成第二渗透带;
步骤五、取大小尺寸与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和第二硝酸纤维素层相同的PVC底板,将PVC底板粘贴在步骤四中第二硝酸纤维素层底部,完成试纸的组装,将试纸加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后避光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十种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带通孔的直径为1‑2mm,渗透带通孔的深度为55‑65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十种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硝酸纤维素层和第二硝酸纤维素层的修饰处理方法采用光刻法或印刷法中的任意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