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针织物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编织方法的目标针织物为圆台形,所述针织物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构成目标针织物的最小线圈单元建立梯形线圈模型;
根据建立的梯形线圈模型获取每个最小线圈单元中线圈的长度;
根据最小线圈单元中线圈的长度编织目标针织物;
根据建立的梯形线圈模型获取每个最小线圈单元中线圈的长度包括如下步骤:对目标针织物建立极坐标系,所述极坐标系的圆点位于圆台形上底的圆心,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获取梯形线圈模型在极坐标系中的圆心角、高度以及梯形线圈模型的上底和下底在极坐标系中的极径;
根据梯形线圈模型在极坐标系中的圆心角、高度以及梯形线圈模型的上底和下底在极坐标系中的极径计算最小线圈单元中线圈的长度;
计算最小线圈单元中线圈的长度的公式为:其中,ri‑1为梯形线圈模型中梯形的上底在极坐标系中的极径,i为对目标针织物进行轴向划分后的序号,当i=1时,r0=r,r为圆台形上底的直径;θ为梯形线圈模型对应的圆心角,θ=2π/m,m为对目标针织物进行周向划分后的份数;d为织线的直径;R为圆台形下底的直径;hi为梯形线圈模型在极坐标系中的高度;H为圆台形的高度;H’为单列梯形的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构成目标针织物的最小线圈单元建立梯形线圈模型时,对目标针织物进行轴向划分和周向划分,划分后形成的单元为梯形线圈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目标针织物进行轴向划分时根据目标针织物的预设织造圈数进行划分,对目标针织物进行周向划分时根据针织机织针数量进行划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针织物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梯形线圈模型在极坐标系中的高度hi的计算公式为:其中,h1为i=1时梯形线圈模型在极坐标系中的高度;n为对目标针织物进行轴向划分后的份数;q为公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物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梯形线圈模型中梯形的上底ri‑1在极坐标系中的极径的计算公式为:其中,zi表示从坐标原点到第i层的高度。
6.一种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由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针织物编织方法编织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