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沥青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段管道主体,若干段管道主体由水平管道、竖直管道首尾相连组合构成整体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上设置有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每段管道主体外部均设置有至少一套加热装置;每套加热装置分别设置有管状加热元件,管状加热元件套装于管道主体外部,每套加热装置的管状加热元件分别连接一分接线箱,若干段管道主体的分接线箱汇集至总防爆电缆接线箱;每段管道主体上均设置有主体测温元件,输送管道上靠近介质出口的位置设置有出口测温元件;
每套加热装置的管状加热元件为铸铝加热圈,每个铸铝加热圈由两片半圆加热片组合构成,每片半圆加热片分别连接有一分接线箱,每一分接线箱的防爆腔室分别设置于每一段管道主体的相应侧外部;
每段管道主体内腔均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为沿管道主体内腔延伸的螺旋盘绕的螺旋环板,构成螺旋导流板;或所述每段管道主体内腔分别通过支撑架转动支撑一根转轴,转轴沿管道主体内腔延伸,在转轴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轮;
所述输送管道由框架支撑安装,框架由竖直支撑柱和水平连接杆固定连接构成,输送管道外部包覆有保温层,竖直支撑柱和水平连接杆外侧面与保温层外表面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若干段管道主体按照多层、多列的阵列方式规则排列设置,介质入口设置于最右侧一列最下一层的管道主体上,介质出口设置于最左侧一列最上一层的管道主体上;每一列的每段管道主体两片半圆加热片的防爆腔室分别设置于每一列管道主体的两侧;所述规则排列设置的若干段管道主体按照自下向上、自右至左的顺序,其连接方式如下:奇数层的多段管道主体分别通过水平管道首尾相连,奇数层最后一列的一段管道主体前端或者后端与上同一列上一层的一段管道主体相应端之间通过一段竖直管道固定连接;
偶数层的多段管道主体分别通过水平管道首尾相连,偶数层第一列的一段管道主体前端或者后端与上同一列上一层的一段管道主体相应端之间通过一段竖直管道固定连接;
介质入口设置于最右侧第一列最下一层的管道主体前端,介质出口设置于最左侧一列最上一层的管道主体前端或者后端;
水平管道、竖直管道都为半圆形管道;
最下层管道主体的其中一段水平管道中部连接有排污口;
所述输送管道包括有10段管道主体,10段管道主体按照两列、五层的阵列方式规则排列设置,介质入口设置于右列最下层管道主体前端,介质出口设置于左列最上层管道主体前端,同层两列管道主体后端之间通过水平管道连接;左列奇数层管道主体前端通过竖直管道连接至同列上一层管道主体前端,右列偶数层管道主体前端通过竖直管道连接至同列上一层管道主体前端;最下层管道主体的水平管道中部连接有排污口;
每段管道主体上自前至后设置有九套加热装置;
每列管道主体分别设置一组框架,每一组框架自上至下设置有四层水平连接杆,自前至后设置有四对竖直支撑柱,四对竖直支撑柱将每段管道主体上的九套加热装置分隔为三组加热组,每组加热组分别设置一主体测温元件;
四层水平连接杆将五层管道主体分隔为三个区域,最上一层管道主体分隔为高温区域,中部两层管道主体分隔为中温区域,最下两层管道主体分隔为低温区域;
所述主体测温元件、出口测温元件都为K型热电偶;
输送管道上靠近介质入口、介质出口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排气口,主体测温元件、出口测温元件都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每个分接线箱的防爆腔室分别设置电源电缆接口,所有电源电缆接口都通过电缆连接至防爆电缆接线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沥青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环板内径小于管道主体内径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沥青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环板与管道主体直径方向的倾斜夹角小于等于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沥青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环板与管道主体直径方向的倾斜夹角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