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一、线路关系识别阶段:根据城市轨道与城际铁路线路位置关系判定城际干线铁路与城轨线路的协同运输模式;
二、疏运需求判定阶段: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及应急客流特征;
三、开行方案协同优化阶段:构建以供需关系协调度最高和加开城际短交路列车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模型并求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城际干线铁路与城轨线路的协同运输模式的方法为:(1)当城际干线铁路与城轨线路的的位置关系为不连续站点相交时,城际干线与城轨线路间协同运输模式主要为枢纽内的列车接续和客流换乘;
(2)当城际干线铁路与城轨线路的的位置关系为连续站点相交时,城际干线与城轨线路间协同运输模式主要为多种轨道交通方式开行列车共同服务平行区段内的客流出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及应急客流特征包括城轨列车开行数据、应急时段产生客流数量及客流时空分布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的确定方法为:依据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站点对线路进行区间划分、再对应急时段进行时段划分,然后分别统计每个时段内各区间的客流量,形成突发事件下受影响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时空分布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模型为:其中:S0为城际干线铁路在城市一端与城轨线路相交区段的站点集;
Sk为城际干线铁路在城市另一端与城轨线路相交区段的站点集;
S'为城际干线铁路在城市内部区段的其他站点集;
S为城际干线铁路城市内部区段站点集,S={1,2,3...K},S0,Sk,E为城际干线铁路城市内部站间区间集,E={e(i,j)|i,j∈S};
U为城际干线铁路,U=(S,E);
R为城际干线短交路列车备选交路集合R={r(s,d)|s∈S0,d∈Sk};
F1为时段列车运能供求关系协调度目标;
F2为区间列车运能供求关系协调度目标;
F3为加开城际公交化列车系统成本目标;
F3'为F3无量纲换算值;
b为城际列车车辆编组辆数;q为城际列车车辆定员人数;frt为轨道交通运营时段t内交路r城际列车的开行频率;xrt为0-1变量,xrt=1表示t时段备选交路r确定为列车运行交路;
yert为0-1变量,yert=1表示t时段交路r通过区间e;b*为城轨列车车辆编组辆数;q*为城轨列车车辆定员人数;f为城轨列车的开行频率;c、c*为城际及城轨每列车公里费用;cv、 城际及城轨每车辆公里费用;lr为备选交路的周转距离;le为区间长度; 为t时段区间e的通过能力;hmin为最小列车追踪间隔时间;ve为区间的最大运行速度;H为一个极大整数。δmax为列车满载率的安全上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模型的求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受影响轨道交通线路区间-时段客流数据进行初始化;
步骤二、随机生成开行方案集的初始种群;
步骤三、城际短交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的求解;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的操作,直至满足最大迭代次数或最大停滞迭代次数;
步骤五、输出最优个体,得到列车交路方案及开行频率所组成的最优开行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数据包括:应急疏运时段、备选交路、列车运行基础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协同疏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城际短交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的求解步骤为:STEP1、根据客流时段-区间客流数据及线路位置关系生成相应的交路集合和开行方案,并计算得出目标值。
STEP2、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种群个体的适应度,记录当前最优个体;
STEP3、采用比例选择策略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