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将生活污水通过格栅井进行过滤,以去除污水中大块固体杂物;
步骤2:初级絮凝,将生活污水在一级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A,使之与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悬浮颗粒进行初级絮凝反应,得到处理水I;所述絮凝剂A按照重量份数比,包括30~50份硫酸铁、10~20份硫酸铝、3~5份壳聚糖和20~30份阳离子淀粉;
步骤3:厌氧初级降解,将处理水I在厌氧反应池中进行厌氧降解反应,去除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得到处理水Ⅱ;
步骤4:二级絮凝,将处理水Ⅱ在二级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B,进行二级絮凝反应,得到处理水Ⅲ;所述絮凝剂B按照重量份数比,包括20~30份氯化铁、20~35份氯化铝、5~10份硅藻土、25~35份活性炭粉;
步骤5:将处理水Ⅲ通入由初级人工潜流湿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和三级人工潜流湿地构成的复合人工潜流湿地中,进行除磷、除氮处理;所述初级人工潜流湿地由填料、芦苇与莞草组合构成,所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由填料、剪股颖与黑麦草组合构成,所述三级人工潜流湿地由填料和紫云英构成,最后排出消毒,得到净化水;
所述初级人工潜流湿地的填料由下到上依次采用50‑80mm卵石、30‑50mm火山岩、10~
20mm陶粒和水厂泥土进行填料构成;
所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的填料由下到上依次采用40‑60mm砾石、40~50mm沸石、30~
40mm页岩、10~15mm陶粒和水厂泥土进行填料构成;
所述三级人工潜流湿地的填料由下到上依次采用40~50mm卵石、35‑45mm砾石、30~
35mm珊瑚石、30~40mm火山岩、10~15mm陶粒、河底淤泥和水厂泥土进行填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A按照重量份数比,包括40份硫酸铁、15份硫酸铝、4份壳聚糖和25份阳离子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B按照重量份数比,包括25份氯化铁、32份氯化铝、8份硅藻土和30份活性炭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A的用量为每升生活污水中加入18.5‑23.5mg,所述初级絮凝反应处理时间为15~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B的用量为每升生活污水中加入7.0‑10.5mg,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处理时间为8~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苇与莞草的种植比例为5:(2~3);所述剪股颖与黑麦草的种植比例为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降解反应时间为15~20小时,在各级人工潜流湿地的停留时间为1.0‑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