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生物降解性可辐射固化的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其中,R1为氢、或者
C1-C10的的直链或带支链烷基、或者含C1-C4支链的苯基;R2,R2′和R2″均为聚酯聚醚改性基,聚酯聚醚改性基中包含(聚)己内酯、(聚)丙交酯、(聚)乙交酯、提供环氧化物基的化合物或提供含有2-3个碳原子的环氧烷基残基单元中的至少一种;n,n′和n″均为0-4的整数,且n、n′和n″之和大于0;R3,R3′和R3″均为多异氰酸酯基;R4,R4′和R4″均为含羟基的端(甲基)丙烯酰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性可辐射固化的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其特征在于:多异氰酸酯基为二异氰酸酯基。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降解性可辐射固化的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木糖醇缩醛成分、多异氰酸酯成分、聚酯聚醚改性成分和含羟基的端(甲基)丙烯酰基化合物制备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木糖醇缩醛成分为木糖醇缩甲醛或木糖醇缩苯甲醛;聚酯聚醚改性成分包含(聚)己内酯、(聚)丙交酯、(聚)乙交酯、提供环氧化物基的化合物或提供含有2-3个碳原子的环氧烷基残基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用木糖醇与带反应性羰基的醛类化合物带反应性羰基的醛类化合物带反应性羰基的醛类化合物在缩合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采用带水溶剂共沸除去反应生成水,制得含多羟基以及取代基的木糖醇缩醛成分;带反应性羰基的醛类化合物带反应性羰基的醛类化合物为甲醛、或者含C1-C10的直链或带支链的烷基醛、或者含C1-C4支链的苯基;
b.木糖醇缩醛成分与聚酯聚醚改性成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改性反应,制得聚酯聚醚改性木糖醇缩醛多元醇;
c.含端(甲基)丙烯酰基异氰酸酯预聚单体的制备:二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的端(甲基)丙烯酰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升温反应,制得含未完全反应异氰酸根的预聚单体;
d.将聚酯聚醚改性木糖醇缩醛多元醇与预聚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升温反应,制得生物降解性可辐射固化的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反应回流温度为40-100℃,反应回流时间为6-16h;木糖醇、带反应性羰基的醛类化合物与缩合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
130):100:(3-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缩合催化剂为硫酸、磺酸、甲基磺酸、乙基磺酸、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缩合催化剂的摩尔用量为木糖醇摩尔数的1-6%;步骤a中,带水溶剂为甲醇、乙醇、苯、甲苯、C5烷烃或C6烷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带水溶剂为的质量用量为木糖醇和带反应性羰基的醛类化合物质量和的10-4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步骤c和步骤d中,催化剂均为二月桂酸丁基锡、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辛酸亚锡、二醋酸二丁基酯、环烷酸锌、环烷酸钴或环烷酸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含羟基的端(甲基)丙烯酰基化合物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或3-氯-2-羟基丙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为:将聚酯聚醚改性木糖醇缩醛多元醇和阻聚剂的混合物升温至50-55℃;然后将预聚单体和催化剂的混合物滴入前述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反应至NCO值达到0.5以下,制得生物降解性可辐射固化的氨酯(甲基)丙烯酸酯;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或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