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棱镜色散装置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与所述第二棱镜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棱镜的出射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射面,所述优化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校准光路,确定双棱镜的摆放角度,使得入射光束以最小偏向角α1入射到第一棱镜的入射面;
S02:检测入射光束的光斑直径D,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间距h,所述第一棱镜顶点到入射光束截面的距离为k1,所述第二棱镜顶点到光束截面的距离为k2;
S03:根据谢米尔公式分别获得所述入射光束的长波长光在所述第一棱镜的折射率n1、短波长光在所述第一棱镜的折射率n2;
S04:根据折射定律分别获得所述长波长光在所述第一棱镜的折射角θ1、所述短波长光在所述第一棱镜的折射角θ2;
S05:利用光线追迹法得到所述第二棱镜出射的色散条纹的理论长度值L5;
S06:根据理论长度值L5选择合适的空间光调制器的靶面,使得色散条纹的实际长度不超过靶面;或者根据靶面的长度及色散条纹的理论长度值L5的计算公式调整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间距h,使得色散条纹的实际长度不超过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1中,检测入射光束的中心波长,使得所述中心波长的入射光在通过所述第一棱镜时与所述第一棱镜的底边平行,所述中心波长的入射光在所述第一棱镜表面的入射角为入射光束的最小偏向角α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3中,获得入射光束的长波长光的波长λ1和短波长光的波长λ2,根据所述第一棱镜的材料确定谢米尔公式中的系数B1、B2、B3、C1、C2、C3,谢米尔公式为:其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n为入射光在第一棱镜中的折射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材料为肖特光学特种玻璃N‑SF11,对应的谢米尔公式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条纹的理论长度值L5为:L5=(ΔL1+ΔL2+ΔL3)*cos(θ7);其中,ΔL2=[tan(arcsin(n2sin(60°‑θ2)))‑tan(arcsin(n1sin(60°‑θ1)))]*h,θ7=arcsin(n2 sinθ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材料为肖特光学特种玻璃F2,对应的谢米尔公式为: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棱镜色散装置包括智能调节模块,所述智能调节模块包括参数单元和调节单元,在所述参数单元输入色散条纹的预期长度及相关参数,获得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间距的调节量,并驱动所述调节单元对所述双棱镜色散装置进行调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由微型步进电机驱动。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出射的色散光经过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后,入射到探测器中成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棱镜色散装置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为数字微镜器件或液晶可调谐滤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