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轴手性萘‑吲哚类膦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如式12和13所示:1
式中,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2
卤素、酯基、三氟甲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苯基、取代苯基
3 4
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噻吩基中的一类;R选自5
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6烷基及环烷基、苯基、取代苯基中的一类。
2.一种轴手性萘‑吲哚类膦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以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作为反应原料,以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加入二异丙基乙胺,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下搅拌反应,TLC跟踪反应至完全,加入1N的盐酸淬灭,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纯化即制得式3和式4化合物;
所述式1化合物、式2化合物、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2:2:0.1;
所述二氯甲烷、盐酸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5:2:15;所述式1化合物与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
1mmol:10mL;
(2)以式3化合物或式4化合物与水合联氨为反应原料,以四氢呋喃作为反应溶剂,25℃搅拌反应,TLC跟踪反应至完全,加入1N的盐酸淬灭,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纯化即制得式5和式6化合物;
所述式3化合物、式4化合物、水合联氨的摩尔比为1:1:2;所述四氢呋喃、盐酸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2:2:15;所述式3化合物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1mmol:20mL;
(3)以式5化合物或式6化合物与三氟甲磺酸酐为反应原料,以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加入二异丙基乙胺,0℃搅拌反应,TLC跟踪反应至完全,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淬灭,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纯化即制得式7和式8化合物;
所述式5化合物、式6化合物、三氟甲磺酸酐、二异丙基乙胺的摩尔比为1:1:1.2:1.5;所述二氯甲烷、饱和碳酸氢钠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0:15;所述式5化合物与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mmol:10mL;
(4)以式7化合物或式8化合物与式9化合物为反应原料,以二甲基亚砜作为反应溶剂,加入二异丙基乙胺,在醋酸钯和1,4‑双(二苯膦)丁烷催化下100℃搅拌反应,TLC跟踪反应至完全,加入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纯化即制得式10和式11化合物;
所述式7化合物、式8化合物、式9化合物、醋酸钯、1,4‑双(二苯膦)丁烷的摩尔比为1:1:
2:0.2:0.2;所述二甲基亚砜、二异丙基乙胺、水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5:5:15;所述式7化合物与二甲基亚砜的用量比为1mmol:10mL;
(5)以式10化合物或式11化合物与三氯硅烷为反应原料,以甲苯作为反应溶剂,加入三乙胺,120℃搅拌反应,TLC跟踪反应至完全,加入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纯化即制得式12和式13化合物;
所述式10化合物、式11化合物、三氯硅烷、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0:25;所述甲苯、水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5:15;所述式10化合物与甲苯的用量比为1mmol:10mL;
所述的式1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式中,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取代的苯磺酰基中的一类;
1 2
R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酯基、三氟甲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3
C1‑C4烷氧基、卤素、苯基、取代苯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4
取代苄基、噻吩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中的一类;
所述的式2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式3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式4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式中,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甲磺1
酰基、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取代的苯磺酰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2
基、卤素、酯基、三氟甲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苯基、取代苯
3 4
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噻吩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中的一类;
所述的式5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式6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式中,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甲磺1
酰基、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取代的苯磺酰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2
基、卤素、酯基、三氟甲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苯基、取代苯
3 4
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噻吩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中的一类;
所述的式7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式8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式中,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甲磺1
酰基、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取代的苯磺酰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2
基、卤素、酯基、三氟甲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苯基、取代苯
3 4
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噻吩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中的一类;
5
二级膦氧化物式9的结构式为 式中,R 选自氢、C1‑C6烷基及环烷基、苯基、取代苯基中的一类;
所述的式10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式11化合物的结构式为1
式中,R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2
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酯基、三氟甲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3
素、苯基、取代苯基中的一类;R 选自氢、C1‑C4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噻吩
4 5
基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中的一类;R选自氢、C1‑C6烷基及环烷基、苯基、取代苯基中的一类。
3.一种轴手性萘‑吲哚类膦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可应用于不对称[4+
1]环化反应,其应用的具体方法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式14化合物、式15化合物为反应原料,以氯仿为溶剂,在式12化合物或式13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35℃搅拌反应,TLC跟踪反应至完全,洗涤、浓缩、纯化即式16化合物;
所述式14化合物、式15化合物、式12化合物、式13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0.2:0.2;所述邻亚甲基苯醌与氯仿的用量比为1mmol:10mL;
所述的式14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式15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式16化合物的结构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