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式(Ⅲ)或(Ⅳ)所示:式(Ⅲ)和(Ⅳ)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H、羟基、硝基、卤素、氰基、氨基、C1~C6烷氧基、C1~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C1~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芳基、单烷基取代的胺基或二烷基取代的胺基,所述单烷基取代的胺基或二烷基取代的胺基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6个;
所述取代的C1~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各个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6烷氧基、羟基、硝基或卤素;
取代芳基的芳环上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各个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6烷基、C1~C16烷氧基、羟基、硝基、卤素、胺基、单烷基取代的胺基或二烷基取代的胺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其特征在于式(Ⅲ)和(Ⅳ)中,R2、R3均选自H,R1选自H、硝基、C1~C3烷氧基或二烷基取代的胺基,二烷基取代的胺基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4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存在作用下,式(Ⅰ)所示的2‑苯甲酰吡啶类化合物与式(Ⅱ)所示的水杨醛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Ⅲ)所示的化合物;氮气保护下,且在碱存在条件下,式(Ⅲ)所示的化合物与无水三氟化硼乙醚在溶剂中反应,得到相应的式(Ⅳ)所示的N,O‑氟硼络合物,反应式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在催化剂存在作用下,式(Ⅱ)所示的水杨醛类化合物与式(Ⅰ)所示的2‑苯甲酰吡啶类化合物混合溶于乙酸中,回流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再经后处理得到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在氮气保护下,以二异丙基乙胺为碱,无水甲苯作为溶剂,90‑110℃下与无水三氟化硼乙醚反应,得到相应的式(Ⅳ)所示的N,O‑氟硼络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乙酸胺;式(Ⅰ)所示的2‑苯甲酰吡啶类化合物与所述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5~15,优选
1:10~12;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式(Ⅰ)所示的2‑苯甲酰吡啶类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0.8~1.5:1,优选为1~1.1: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酸的体积与式(Ⅰ)所示的2‑苯甲酰吡啶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8:1,优选为5~6:1,体积的单位为mL,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mol。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流状态下搅拌反应的时间为5~8h,优选为6~7h。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液经后处理的步骤为:向反应液中加蒸馏水,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除去溶剂后,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式(Ⅲ)所示的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柱层析分离所用洗脱溶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液,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3‑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咪唑并吡啶类染料作为荧光染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