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料:选取木质纤维材料,并对其进行脱水干燥处理;
粉碎:将所述木质纤维材料破碎、研磨成粉状物质;
混合:将所述粉状物质与基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涂饰材料;
涂覆:将所述涂饰材料涂覆在待处理的装饰线材的表面;
烘干:对经过涂覆的装饰线材进行烘干操作,使其表面的涂饰材料干燥并结成光滑平整的防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料步骤中,所述木质纤维材料采用成熟干燥的麦秸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碎步骤中,所述木质纤维材料通过研磨装置进行研磨,且所述粉状物质的颗粒大小为550~650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步骤中,所述基料为粘结剂,所述粘结剂采用白乳胶或防水胶;
所述粉状物质与基料按照质量比为3: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5.如权利要求1、2、4任一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覆步骤中,所述涂饰材料通过一种涂覆加工系统涂覆在所述装饰线材的表面;
所述涂覆加工系统包括能够将所述涂饰材料涂覆在所述装饰线材表面的直线涂覆单元(100)、用于固定所述装饰线材的底座(200)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00)两侧的支承导向单元(300);
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搁置于所述支承导向单元(300)上并能够沿其纵向进行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烘干步骤中,经过涂覆的装饰线材在55℃~6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烘干操作,且烘干时间约20~30分钟;
所述装饰线材表面干燥后的防护层厚度为0.5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包括机体(10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01)两侧的行走件(102);所述机体(101)的内部能够储存涂饰材料,且其下端具有与机体(101)内部连通的出液口(K‑1);
所述底座(200)的上部具有纵向延伸且能够放置装饰线材的加工区;
所述支承导向单元(300)对称安装在所述加工区的两侧;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通过其两侧的行走件(102)搁置于对应的支承导向单元(300)上,并使其出液口(K‑1)位于所述装饰线材表面的上方;当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在导向单元(300)上沿纵向滑动时,所述机体(101)内部的涂饰材料能够同步地从出液口(K‑1)涂覆在装饰线材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1)包括具有第一储液腔(Q‑1)的主盒体(101a)、设置于所述主盒体(101a)下端的出液嘴(101b)、固定于所述主盒体(101a)内部的换气管(101c),以及连接在所述主盒体(101a)上端的顶盖(101d);
所述出液嘴(101b)的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Q‑1)连通的出液通道(101b‑1),并在出液通道(101b‑1)的外端口处形成出液口(K‑1);所述出液嘴(101b)的下端配合于所述装饰线材的上表面横截面轮廓,并与所述装饰线材的上表面保持涂层间隙(J)。
所述出液口(K‑1)的内侧设置有镂空的溢流口(K‑2);当所述出液口(K‑1)定位于所述装饰线材表面的上方时,所述主盒体(101a)的底面与所述装饰线材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溢流口(K‑2)连通的淤积区(K‑3);
所述换气管(101c)沿竖向延伸;所述换气管(101c)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主盒体(101a)的底部,并在其下端口处形成内外通透的回气口(K‑4);所述回气口(K‑4)与所述淤积区(K‑3)连通。
所述淤积区(K‑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出液嘴(101b)衔接的限位板(101e),并能够与所述出液嘴(101b)共同围合形成淤积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顶盖(101d)上端的储液箱(103);
所述储液箱(103)包括内部具有第二储液腔(Q‑2)的箱体(103a)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103a)下端的第一连接筒(103b);所述箱体(103a)的上部设置有加液口(103a‑1),所述加液口(103a‑1)配备有密封盖;第一连接筒(103b)下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顶盖(101d)包括与所述主盒体(101a)的上端进行连接固定的盖板(101d‑1)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101d‑1)中心处的第二连接筒(101d‑2);所述第二连接筒(101d‑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筒(103b)与所述第二连接筒(101d‑
2)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103b)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环形卡板(103c),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夹层空间(103c‑1);所述环形卡板(103c)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坡板(103d),所述环形坡板(103d)的中心处具有穿孔(103d‑1);
所述穿孔(103d‑1)上搁置有外径大于穿孔(103d‑1)的封堵球(103e);
所述加液口(103a‑1)的内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导液总管(103f),所述导液总管(103f)的下端沿周向分布有多个与其连通的出液支管(103g);所述出液支管(103g)的中心处嵌入有压板(103h);
所述压板(103h)与所述封堵球(103e)之间设置有锥形弹簧(103i);
所述换气管(101c)的上端向下弯折,形成弯头(101c‑1),所述弯头(101c‑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向上延伸且正对于所述穿孔(103d‑1)的挤压柱(101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