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前脸横杆(1‑1)、前脸纵杆(1‑2)、前脸底杆(1‑3)、第一顶杆(1‑4)、第二顶杆(1‑5)、第三顶杆(1‑6)、顶连接杆(1‑
7)、下鼻梁杆(1‑8)、上鼻梁杆(1‑9)和斜撑杆(1‑10);所述前脸横杆(1‑1)呈横向设置,所述前脸纵杆(1‑2)设置于所述前脸横杆(1‑1)的一侧,并与所述前脸横杆(1‑1)呈经纬设置,每个所述前脸纵杆(1‑2)与所述前脸横杆(1‑1)焊接固定;所述前脸底杆(1‑3)设置于所述前脸横杆(1‑1)的底端;所述第一顶杆(1‑4)设置于顶端所述前脸横杆(1‑1)的两端,第一顶杆(1‑4)的一端与所述前脸横杆(1‑1)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顶杆(1‑5)设置于顶端所述前脸横杆(1‑1)的两端,第二顶杆(1‑5)的一端与所述前脸横杆(1‑1)焊接固定;所述第三顶杆(1‑
6)设置于所述前脸横杆(1‑1)的两端,第三顶杆(1‑6)的一端与所述前脸横杆(1‑1)焊接固定;所述顶连接杆(1‑7)设置于顶层所述前脸杆的一侧,所述顶连接杆(1‑7)的侧面通过焊接与第一顶杆(1‑4)、第二顶杆(1‑5)和第三顶杆(1‑6)焊接固定;所述下鼻梁杆(1‑8)的两端与两侧所述第一顶杆(1‑4)焊接固定;所述上鼻梁杆(1‑9)设置于所述前脸横杆(1‑1)的顶端,所述上鼻梁杆(1‑9)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顶杆(1‑4)焊接固定;所述斜撑杆(1‑10)设置于所述上鼻梁杆(1‑9)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脸底杆(1‑3)与所述前脸横杆(1‑1)呈同向设置,所述前脸底杆(1‑3)的两端与底层所述前脸横杆(1‑1)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前脸底杆(1‑3)的两侧与两侧所述前脸纵杆(1‑2)连接呈圆弧状;所述前脸杆的中心与一个所述前脸纵杆(1‑2)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脸底杆(1‑3)的两端呈弯折状结构,形成底杆弯口(1‑31),所述底杆弯口(1‑31)的一端贴合于所述前脸横杆(1‑1)的底侧,并通过焊接实现固定;所述底杆弯口(1‑31)呈“几”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1‑4)呈“S”形结构,每个所述第一顶杆(1‑4)的一端与前脸横杆(1‑1)的一端实现固定,所述第一顶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顶连接杆(1‑7)端部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1‑5)的一端设有伸缩套筒(1‑51),所述伸缩套筒(1‑51)与的尾端与所述第二顶杆(1‑5)的一端首尾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伸缩套筒(1‑51)的内部呈中空状,形成伸缩腔(1‑52);所述伸缩套筒(1‑51)的一两侧与顶连接杆(1‑7)的折角处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鼻梁杆(1‑8)包括下支撑杆(1‑81)和下接触杆(1‑82),所述下接触杆(1‑82)呈“M”形结构,所述下接触杆(1‑82)的弯折处均呈圆弧状;所述下支撑杆(1‑8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支撑杆(1‑81)设置于所述下接触杆(1‑82)的两端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下支撑杆(1‑81)除呈弯圆弧状结构,且所述支撑杆的弯折度大于所述第一顶杆(1‑4)的弯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鼻梁杆(1‑9)包括上支撑杆(1‑91)和上接触杆(1‑92),所述上接触杆(1‑92)呈“M”形结构,所述上接触杆(1‑92)的弯折处均呈圆弧状,所述上接触杆(1‑92)的尺寸小于所述下接触杆(1‑82)的尺寸;所述上支撑杆(1‑9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支撑杆(1‑91)设置于所述上接触杆(1‑92)的两端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上支撑杆(1‑91)呈“S”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1‑10)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斜撑杆(1‑10)均呈“S”形,每个所述斜撑杆(1‑10)的顶端与所述上接触杆(1‑92)固定;两侧所述斜撑杆(1‑10)的底端与所述第三顶杆(1‑6)焊接固定,中心所述斜撑杆(1‑10)的底端与所述前脸横杆(1‑1)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环保口罩支撑架应用的灭菌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纺布层(2)、过滤纸(3)、第二无纺布层(4)、第三无纺布层(5)、系带(6)、内无纺布层(7)、内过滤纸(8)和面部贴合层(9);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过滤纸(3)和第二无纺布层(4)依次包裹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的外侧,呈分层设置;所述第三无纺布层(5)贴合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侧,所述第三无纺布层(5)、第一无纺布层(2)、过滤纸(3)和第二无纺布层(4)通过边线压合固定;所述系带(6)通过热熔固定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的两侧;所述内过滤纸(8)设置于所述下鼻梁杆(1‑8)的一侧,所述内无纺布层(7)贴合设置于所述内过滤纸(8)的两侧,并包裹所述下鼻梁杆(1‑8);所述面部贴合层(9)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三无纺布层(5)的侧面,通过边线压合与所述第三无纺布层(5)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