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双联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主动外齿轮、一级从动内齿轮组、二级从动内齿轮组和变量柱塞;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主动外齿轮、所述一级从动内齿轮组和所述二级从动内齿轮组位于所述泵体内,并且所述一级从动内齿轮组和所述二级从动内齿轮组分别与所述主动外齿轮形成啮合连接,在所述主动外齿轮与所述一级从动内齿轮组的啮合位置处形成一级吸油腔和一级排油腔,在所述主动外齿轮与所述二级从动内齿轮组的啮合位置处形成二级吸油腔和二级排油腔;所述变量柱塞与所述泵体活动连接,以控制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一级吸油腔和所述二级吸油腔的连通关系、所述出油口与所述一级排油腔和所述二级排油腔的连通关系以及所述一级排油腔与所述二级吸油腔的连通关系;
当所述变量柱塞相对于所述泵体移动至高压力工位时,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一级吸油腔连通,所述一级排油腔与所述二级吸油腔连通,所述二级排油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当所述变量柱塞相对于所述泵体移动至大流量工位时,所述进油口同时与所述一级吸油腔和所述二级吸油腔连通,所述出油口同时与所述一级排油腔和所述二级排油腔连通;
所述变量柱塞与所述泵体采用沿直线方向相对往复移动式的活动连接;其中,在所述变量柱塞上设有高压力工位段和大流量工位段,并且在所述高压力工位段和所述大流量工位段分别设有相应流道,以控制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一级吸油腔和所述二级吸油腔的连通关系、所述出油口与所述一级排油腔和所述二级排油腔的连通关系以及所述一级排油腔与所述二级吸油腔的连通关系;
所述高压力工位段设有压力进油流道、压力中间流道和压力出油流道;当所述变量柱塞相对于所述泵体移动至高压力工位时,所述压力进油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一级吸油腔连通,所述压力中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一级排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二级吸油腔连通,所述压力出油流道的一端与所述二级排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通;
所述大流量工位段设有流量进油流道和流量出油流道;当所述变量柱塞相对于所述泵体移动至大流量工位时,所述流量进油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一级吸油腔和所述二级吸油腔连通,或与所述一级吸油腔和所述二级吸油腔和/或所述一级排油腔和/或所述二级排油腔连通,所述流量出油流道的一端与所述一级排油腔和/或所述二级排油腔连通,或封堵状态,另一端则与所述出油口连通;
所述大流量工位段设有变量板,所述变量板可以绕所述变量柱塞的轴线进行圆周方向的往复转动,以控制所述流量出油流道与所述一级排油腔和所述二级排油腔的连通关系或封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该双联内啮合齿轮泵设有变量电机;所述变量电机与所述变量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变量板绕所述变量柱塞的轴线进行圆周方向的往复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该双联内啮合齿轮泵设有切换电杆;所述切换电杆与所述变量柱塞连接,以驱动所述变量柱塞往复移动在所述高压力工位段和所述大流量工位段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从动内齿轮组设有多个一级从动内齿轮;多个所述一级从动内齿轮依次套设连接,其中位于所述主动外齿轮和最外层一级从动齿轮之间的所有一级从动齿轮均设有内齿和外齿,以形成相邻一级从动齿轮之间的依次齿啮合传动连接,并且在相邻齿轮形成齿啮合的位置形成对应的一级吸油腔和一级排油腔。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从动内齿轮组设有多个二级从动内齿轮;多个所述二级从动内齿轮依次套设连接,其中位于所述主动外齿轮和最外层二级从动齿轮之间的所有二级从动齿轮均设有内齿和外齿,以形成相邻二级从动齿轮之间的依次齿啮合传动连接,并且在相邻齿轮形成齿啮合的位置形成对应的二级吸油腔和二级排油腔。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联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该双联内啮合齿轮泵设有多个从动内齿轮组;其中,多个所述从动内齿轮组依次与所述主动外齿轮的不同截面进行齿啮合传动连接,分别形成对应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并且由所述变量柱塞控制所有从动内齿轮组中吸油腔和排油腔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连通关系,以及不同从动内齿轮组之间吸油腔和排油腔之间的连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