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AT供电电气化铁道故障测距计算方法,定义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为:式中,In和In+1为故障点所在AT段的ATn和ATn+1中性点吸上电流,在测试点d1处进行短路试验时,ATn中性点的吸上电流为I(n)1,ATn+1中性点的吸上电流为I(n+1)1;在测试点d2处进行短路试验时,ATn中性点的吸上电流为I(n)2,ATn+1中性点的吸上电流为I(n+1)2;其特征在于:设变电所至ATn间的距离为ln,k为变比修正系数,b为坐标平移修正系数,D为故障AT段的长度,则牵引变电所至故障点之间的距离l为:
l=ln+(kH+b)D (2)设第n个AT段的两个测试点d1和测试点d2距该AT段ATn的距离分别为x1、x2;建立式3和式4如下:
通过式(1)计算得到在测试点d1、测试点d2分别进行短路试验时的中性点吸上电流比H1和吸上电流比H2后,再通过式(3)计算变比修正系数k,式(4)计算坐标平移修正系数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供电电气化铁道故障测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测试点d1和测试点d2进行短路试验时获得中性点吸上电流,是通过结合列车运行位置信息来得到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当列车与行车调度系统通信获知列车行进到测试点d1时,用该时刻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计算得到中性点吸上电流比H1;获知列车行进到测试点d2时,用该时刻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计算得到中性点吸上电流比H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T供电电气化铁道故障测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测试点d1和测试点d2进行短路试验时获得中性点吸上电流是通过接触网检测车运行来得到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接触网检测车中和变电所的故障测距装置中增加高速通信功能,当接触网检测车行进到测试点d1时,用该时刻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计算得到中性点吸上电流比H1;当接触网检测车行进到测试点d2时,用该时刻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计算得到中性点吸上电流比H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T供电电气化铁道故障测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测试点d1和测试点d2进行短路试验获得中性点吸上电流是通过在钢轨旁安装地面列车位置检测装置,当检测到列车行进到测试点d1或测试点d2时,立即向变电所的故障测距装置发送该测试点实时电流信息来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供电电气化铁道故障测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式(3)计算变比修正系数k、式(4)计算坐标平移修正系数b,当修正系数发生大于20%变化时,表示该AT段电气特性有异常,予以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