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21104289947
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电通信技术
更新日期:2023-12-11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两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在DTM情况下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处收到分子数的数学表达式;

第二步,在目的节点处建立假设检验模型,利用最大后验概率MAP检测方法得到在DTM情况下目的节点处的检测阈值,并得到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的数学表达式;

第三步,建立两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在STM情况下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确定方法;

第四步,建立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在DTM和STM情况下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确定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建立一个三维环境下的移动多跳分子通信网络模型,该网络由一个发送方纳米机器、一个接收纳米机器和若干个中继纳米机器组成,发送方纳米机器为节点S,接收纳米机器为节点D,中继纳米机器为节点Rq,q=1,2,...,Q,所有的节点都可以在温度和粘度恒定的非束缚流体环境中移动;假设节点S、节点Rq和节点D的初始坐标分别为 和 节点S、节点Rq和节点D是具有半径rS, 和rD的透明球体,中继节点在节点S和节点D之间等间距离分布,假设节点Rq和D是被动观察者,这意味着节点Rq和D可以分别计算其观察体积内的分子数量,但这种感知行为不会阻碍分子的扩散;

在节点S和节点D之间传输的信息被编码为二进制序列,当节点S要在第一个时隙开始时向中继节点R1发送比特信息1时,节点S会立即释放一定数量的信息分子,而传输比特0时,节点S不会释放任何分子,这种调制方法称为开/关键控OOK,另外,在每个中继节点采用全双工传输,采用AF中继协作协议,假设所有节点在时间上完全同步;

在传输过程中,在中继节点采用AF中继协议的情况下,当信号到达中继节点时,中继节点会放大信号并将其转发;对于DTM方案,每个中继节点Rq(q=1,2,...,Q)可以检测到前一个中继节点释放的Aq型分子,然后释放Aq+1类型分子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转发给节点Rq+1,Aq型分子的数量可以通过放大从中继节点Rq‑1(R0表示节点S)接收的分子数来获得,节点D检测最后一个中继节点发送的AQ+1型分子;对于STM方案,中继节点Rq(q=1,2,...,Q)从包括节点S和中继节点Rv(v=1,2,...,q)在内的所有先前节点接收A1型分子,当v=q时,中继节点Rq可以接收来自节点Rq本身的分子,这是由自干扰SI效应引起的,中继节点释放相同类型的分子到下一个中继节点Rq+1,中继节点Rq释放的分子数可以通过放大从所有先前节点接收到的分子数得到;

在通信过程中,节点S和中继节点Rq释放分子到信道中,这些分子通过自由扩散传播,最终一些分子可以到达接收方Rq,基于菲克第二扩散定律的扩散方程为其中,c(t)是分子相对于时间t的浓度, 表示拉普拉斯运算符,Dp是信息分子的扩散系数;

对于从节点S到节点D单链路的静态分子通信网络,两个节点边缘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常数d,通过求解(1)得到信道脉冲响应CIR,即一个分子在从t=0开始至t时刻之前到达节点R1的概率为其中, 是中继节点R1的体积, 是节点R1的半径,d是节点S和节点R1之间的固定距离,当节点S和节点R1都是可移动的时,它们利用节点移动模型形成独立的随机运动,移动情况下的CIR为其中,d(t)是节点S释放分子的位置与节点R1接收分子时移动接收节点之间的动态距离, 表示节点R1的扩散系数, 是分子和接收节点之间的有效扩散系数,t∈(0,∞)是节点S发送分子的时间,τ∈(0,∞)是释放的分子到达接收器节点所需的时间,h(t,τ)是t和τ的函数,则从节点S到节点R1链路的h(t,τ)的均值μh(t,τ)表示为其中, 是节点S和节点R1之间的有效扩散系数,DS表示节点S的扩散系数,是节点S和节点R1之间的初始距离,并且公式由下式给出h(t,τ)的方差 计算为

其中,l和n定义为l=D1τ+D2t,n=D1τ+2D2t;

在每个时隙中,在分子在固定时间τs内从发送方S释放之后,接收方节点统计其体积内收到的分子的数,并且将该分子数与该接收器节点处的检测阈值进行比较,用 和WS[i]分别表示节点S释放的A1型分子数和节点S在第i个时隙之初传输的比特信息,在当前时隙i中,由节点S释放的并被节点R1接收的分子数用 表示,计算公式为其中,Ts是每个时隙的持续时间,在当前时隙i, 是来自所有先前(i‑1)个时隙的符号内部干扰ISI分子数表示为其中, 和WS[m]分别表示节点S释放的A1型分子数和节点S在第m个时隙开始时传输的比特信息, 表示节点S在第i个时隙释放并被节点R1接收的分子数,表示为其中,将 视为链路S→R1的信号相关噪声,将其假设服从高斯分布其均值 和方差 取决于中继节点R1接收到的预期分子数;

把(7)和(8)代入(9),得到

节点R1在第i个时隙接收的来自节点S释放的分子数近似为高斯分布, 服从下列正态分布其中, 的均值和方差表示如下:

其中,μh(mTs,(i‑m)Ts+τs)通过式(4)计算,βS[m]是节点S在第m个时隙中传输比特1的概率,E[·]和D[·]分别表示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在DTM情况下的两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中,节点S释放具有扩散系数 的A1型分子,可被中继节点R1检测到;中继节点R1释放具有扩散系数 的A2型分子,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转发给节点D,在第i个时隙末,中继节点R1接收的分子数用 表示,在第(i+1)个时隙之初,中继节点R1释放 个分子到信道中,并且 通过放大在前一个时隙中接收到的分子数计算,则有其中,k[i+1]是第(i+1)个时隙中继节点R1处的放大因子, 是 的均值,使用平均值来近似节点S在时隙i中释放的被节点R1接收的分子数,因此节点D接收到的分子数为 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在表达式(15)的基础上,节点D处的信号检测问题表示为二元假设检验问题,H0和H1分别表示节点S在第j个时隙的开始处发送信息比特0和1的情况,在H0和H1的假设下,节点D在第(j+1)个时隙结束时接收到的分子总数用zj+1表示,分别遵循以下正态分布其中, 和 是分别对应于假设H0(a=0)和H1(a=1)的均值和方差,根据(12)和(15)计算(16)中的正态分布的参数,分别计算为其中, 和 表示在第i个时隙中发送的比特分别为0或1的情况下的平均值,基于(12)的结果计算如下:

在节点D处接收分子和解码信息的过程中,如果节点D在第(j+1)个时隙之末接收到的分子数(表示为 )大于节点D处的检测阈值,则节点D接收到的信息被确定为比特

1;否则,节点D接收到的信息是比特0,利用上述假设检验模型和MAP检测方法,得到降低错误率的最优检测阈值,对于信号检测,节点D处的检测规则表示为其中, 是节点D在第(j+1)个时隙中检测到的比特信息,根据假设H0和H1,MAP检验等价于似然比检验,表示为其中,P(H1)=p1和P(H0)=1‑p1是节点S在第j个时隙中分别发送比特1和比特0的概率,用Λ(zj+1)来表示似然比,计算如下:其中, 和 分别表示假设H0和H1下zj+1的概率密度函数,如下所示:从而得到(21)的解,即MAP检测阈值θD,即为

其中,检测阈值应为整数,round表示取整操作,表达式(23)中的参数E、F和G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如果给定WS[j],则在第(j+1)个时隙中发生错误 当WS[j]=1或WS[j]=0时,第j个比特信息的比特错误率表示为

其中,Q(x)定义为 则有

因此,根据公式(25)和(26),在第(j+1)个时隙中接收到的第j个比特信息的比特错误率由下式给出:基于(25)‑(27),在第(j+1)个时隙中接收的第j个比特信息的互信息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在STM情况下的两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中,节点S释放A1类型分子,并由中继节点R1检测,中继节点R1将接收到的具有扩散系数 的A1型分子放大,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转发给节点D,由于同一类型的分子,在中继节点R1中不仅可以观察到来自节点S的分子,还可以观察到自身释放的分子;与DTM方案相比,在计算中继节点R1在第i个时隙的接收分子数时,需要考虑SI分子数,因此, 是 和 的和,写成其中, 是节点R1接收到的从节点R1自身释放的分子数, 和 服从高斯分布的均值 和 因此, 的平均值 表示为

其中,式中 从(12)中获得,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是中继节点R1在第i个时隙发送的分子在第i个时隙中被其自身接收的概率,由下式计算其中,erf(.)定义为

在第(j+1)个时隙中在节点D处接收的分子的数 表示为

其中,式中 是从节点S直接传输到节点D并由节点D接收的分子数,表示中继节点R1转发到节点D中观察到的分子, 和 分别是链路S→D和R1→D的噪声平均值;

当节点S在第j个时隙开始时发送信息比特“a”(a=0,1)时,在节点D处建立如下二元假设检验问题:其中,zj+1表示 的值,参数 和 分别是

的均值和方差,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和 分别表示当在第i个时隙传输的比特是“a”时

的均值和方差,a=0,1,与公式(12)和(13)采用相同方式计算; 和表示当在第i个时隙传输的比特是“a”时 的均值和方差,

然后利用MAP检测方法得到检测阈值θD,此外,分别通过公式(28)和(29)来计算两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将两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分析扩展到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中继节点Rq检测来自先前中继节点Rq‑1释放的Aq型分子,q=1,2,...,Q,当q=1,R0代表节点S,Rq释放Aq+1型分子到中继节点Rq+1,当q=Q,RQ+1为节点D,假设节点D可以检测到中继节点RQ释放的AQ+1分子,在第(j+q)个时隙中由节点Rq放大转发且被节点Rq+1接收的分子数,写成其中, 是节点Rq在时隙(j+q)中释放并被Rq+1接收的分子数,表示中继节点Rq+1在第(j+q)个时隙中接收的ISI分子数,考虑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分别在节点Rq+1(q=1,2,…,Q)处建立了二元假设检验问题:特别地,当q=Q时,(39)中的表达式表示节点D处的二元假设检验问题,对应于假设H0和H1,分子数 分别服从以下正态分布:其中,表达式(40)中的均值和方差计算公式为

其中,基于AF中继协议的传输机制, 和 通过递归到q=1

来计算;

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的第(j+q)个时隙中接收第j个比特信息的错误在情况下产生,当WS[j]=1或WS[j]=0时第(j+q)个时隙中第j个比特信息的比特错误率,表示为

其中, 是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中节点Rq+1处的检测阈值,可通过MAP检测方法来计算,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第(j+q)个时隙中第j个比特信息的比特错误率计算公式为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节点S第j个比特发送的比特被节点D在第(j+q)个时隙收到的互信息表示为与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中的DTM不同,STM下的情况更为复杂,在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中,每个节点Rq(q=1,2,...,Q)接收来自所有先前节点Rq‑1(q=1,2,...,Q)和自身释放的分子数,分别由 和 表示,每个中继节点Rq在第(i+q)个时隙收到的分子总数为

其中,分子数 的平均值 由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 和 分别是 和

的均值,通过下列式子来计算

其中, 通过表达式(33)计算,节点Rq将接收到的分子放大并转发到下一个节点Rq+1;

在STM情况下,与节点Rq(q=1,2,...,Q)处的接收不同,节点RQ+1不会释放任何分子,也不会从自身接收分子, 是两部分的总和,其中,一部分是从链路Ru‑1→RQ+1(u=

1,2,...,Q)接收到的分子的总和,用 表示;另一部分是从链路RQ→RQ+1接收到的分子数用 表示,则有分别在节点RQ+1处建立二元假设检验问题:

其中,均值 和方差 分别对应于假设H0(a=0)和H1(a=1),根据(51)表示为

其中, 和 中的项分别为a=0和a=1时

的均值和方差, 和 分别是a=0和1时

的均值和方差,(52)中的参数写成

其中, 和 分别与(47)和(41)采用相同方式计算,在公式

(53)的基础上,利用MAP检测方法得到检测阈值θD,因此,多跳移动分子通信网络在STM下的比特错误率和互信息量分别由(44)和(45)推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