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以及设于介质基板顶部边缘的四个超材料天线单元,所述超材料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本体、第一开口环、第一连接部、第二开口环、第三开口环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天线本体、第一开口环、第一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开口环、第三开口环和第二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开口环尺寸大于第三开口环的尺寸,所述天线本体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环内并与之保持间隙;
所述介质基板包括介质板和设于介质板底部的金属地板,所述金属地板的每一侧边至少设有一个E字形缝隙,且每一侧边上的E字形缝隙位于两个超材料天线单元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馈电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开口环的右侧分别与金属地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地板上设有数量与所述超材料天线单元数量相同的地板槽,且所述地板槽与超材料天线单元上下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呈矩形状,四个所述超材料天线单元设于所述介质基板顶部的四个角上,且相邻超材料天线单元之间正交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分支部和两个L形的第二分支部,两个所述第二分支部对应与第一分支部的两端连接,第二分支部上端延伸有弧形结构的第三分支部,所述第一开口环连接有第四分支部,所述第四分支部另一端与第一分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部的内侧壁半径为1.6‑1.8mm,外侧壁半径为2.6mm,所述第二开口环的内侧壁半径为3.2‑
3.4mm,外侧壁半径为4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部的内侧壁半径为1.7mm,所述第二开口环的内侧壁半径为3.3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槽的长为23‑25mm,宽为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槽的长为2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地板为长方形,所述金属地板的每一侧长边上设有两个E字形缝隙,每一侧短边上设有一个E字形缝隙;所述E字形缝隙包括第一缝隙、以及与第一缝隙连通且垂直的第二缝隙和两个第三缝隙,且第二缝隙位于两个第三缝隙之间的中部,所述第一缝隙的长度为25‑27mm,第二缝隙的长度为6‑8mm,第二缝隙与第三缝隙之间的距离为6‑7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超材料圆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的长度为26mm,第二缝隙的长度为7mm,第二缝隙与第三缝隙之间的距离为6.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