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由SAPO‑11分子筛和复合纳米金属Au‑Mg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SAPO‑11分子筛的合成
将铝源、磷源以及硅源混合形成水溶液,向其中加入模板剂后进行反应,分离纯化后得到SAPO‑11分子筛,所述铝源、磷源以及硅源的摩尔比为:铝源:磷源:硅源=1:(1.2‑1.5):(0.1‑0.3);
2)制备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将含Au化合物加入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SAPO‑11分子筛和三唑,再加入稳定剂,搅拌,静置,加入硼氢化钠还原,干燥后,冷却至室温,研磨,焙烧,制得Au/SAPO‑11分子筛;
将含Mg化合物溶解于蒸馏水中,然后称取上述制备的Au/SAPO‑11分子筛,搅拌,静置,再加入硼氢化钠反应,干燥,冷却至常温,研磨,焙烧,即可制得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源选自拟薄水铝石、三氧化二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源选自磷酸;所述硅源选自正硅酸乙酯、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模板剂选自二正丙胺、十六烷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稳定剂为异丙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Au化合物为KAuCl4或AuCl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Mg化合物为(CH3COO)2Mg或Mg(OTf)2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含Au化合物加入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步骤1)制备的SAPO‑11分子筛和三唑,再加入稳定剂异丙醇,搅拌4‑12h,然后静置12‑48h,再加入硼氢化钠还原反应2‑24h,放入100‑12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18h,冷却至常温,研磨,在400‑500℃条件下焙烧2‑48h,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制得Au/SAPO‑11分子筛。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含Mg化合物溶解于蒸馏水中,然后称取上述制备的Au/SAPO‑11分子筛,搅拌2‑
12h,静置2‑24h,再加入硼氢化钠反应2‑24h,放入100‑120℃的环境中干燥2‑24h,冷却至常温,研磨,在300‑800℃条件下焙烧2‑24h,制得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或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用于合成双酚F。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30‑100℃条件下,在反应釜中,以苯酚为原料,甲苯作溶剂,加入所述Au‑Mg/SAPO‑11催化剂,加入甲醛溶液,反应6‑12h,反应结束后,静置冷却,待固体析出后,抽滤,热溶剂洗涤;固体再次重结晶,得到双酚F,其中苯酚、甲醛以及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三者的质量比为(3‑47):1:(0.001‑0.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或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用于醇氧化反应,包括以下步骤:苄醇衍生物在乙腈溶剂中,以苄醇衍生物和所述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0.8)加入所述Au‑Mg/SAPO‑11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得到相应的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