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已有建筑物的实际外形尺寸建立虚拟三维模型,所述虚拟三维模型至少包括已有建筑物内的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
根据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的位置,生成气流上升路径,所述气流上升路径的两端高度不同;
将各气流上升路径在虚拟三维模型中视出,并标记各气流上升路径之间的重合区域;
根据重合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成节能设施设置方案;
所述根据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的位置,生成气流上升路径的步骤,具体包括:以消防通道入口或通风井入口为起点,以消防通道出口或通风井出口为终点,生成全局气流路径;
以消防通道入口或通风井入口为起点,以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为终点,生成局部气流路径;
剔除存在向下转弯区段的全局气流路径和局部气流路径,余下的全局气流路径和局部气流路径即为气流上升路径;
所述根据重合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成节能设施设置方案的具体步骤,包括:计算重合区域所涉及的气流上升路径的数量,并以此为依据对重合区域进行等级划分;
按照重合区域的等级在各重合区域设置相应的节能设施,得到节能设施设置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已有建筑物的实际外形尺寸建立虚拟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已有建筑物的综合尺寸信息,所述综合尺寸信息至少包括建筑物主体信息和附属构件信息;
根据建筑物主体信息建立主体模型;
根据附属构件信息在主体模型中添加各构件的模型,所述构件至少包括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
对处于主体模型与各构件之间的区域进行填充,得到虚拟三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气流上升路径在虚拟三维模型中视出,并标记各气流上升路径之间的重合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气流上升路径的长度为其进行编号;
按照编号顺序在虚拟三维模型将其视出;
统计各区域的重合情况,并通过标记对重合区域进行区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还包括:获取已有建筑物所在地的光照信息,所述光照信息至少包括冬天的阳光照射角度和夏天的阳光照射角度;
根据冬天的阳光照射角度和夏天的阳光照射角度计算百叶的间距及倾角,生成百叶改良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标记对重合区域进行区分的步骤中,标记为颜色标记或者符号标记。
6.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系统包括:虚拟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已有建筑物的实际外形尺寸建立虚拟三维模型,所述虚拟三维模型至少包括已有建筑物内的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
气流路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的位置,生成气流上升路径,所述气流上升路径的两端高度不同;
路径分析模块,用于将各气流上升路径在虚拟三维模型中视出,并标记各气流上升路径之间的重合区域;
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重合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成节能设施设置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模型建立模块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有建筑物的综合尺寸信息,所述综合尺寸信息至少包括建筑物主体信息和附属构件信息;
主体模型建模单元,用于根据建筑物主体信息建立主体模型;
附件建模单元,用于根据附属构件信息在主体模型中添加各构件的模型,所述构件至少包括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
模型填充单元,用于对处于主体模型与各构件之间的区域进行填充,得到虚拟三维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路径生成模块包括:全局路径生成单元,用于以消防通道入口或通风井入口为起点,以消防通道出口或通风井出口为终点,生成全局气流路径;
局部路径生成单元,用于以消防通道入口或通风井入口为起点,以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为终点,生成局部气流路径;
可用路径生成单元,剔除存在向下转弯区段的全局气流路径和局部气流路径,余下的全局气流路径和局部气流路径即为气流上升路径;
所述根据消防通道、通风井、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的位置,生成气流上升路径的步骤,具体包括:以消防通道入口或通风井入口为起点,以消防通道出口或通风井出口为终点,生成全局气流路径;
以消防通道入口或通风井入口为起点,以公共位置门扇和公共位置窗扇为终点,生成局部气流路径;
剔除存在向下转弯区段的全局气流路径和局部气流路径,余下的全局气流路径和局部气流路径即为气流上升路径;
所述根据重合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成节能设施设置方案的具体步骤,包括:计算重合区域所涉及的气流上升路径的数量,并以此为依据对重合区域进行等级划分;
按照重合区域的等级在各重合区域设置相应的节能设施,得到节能设施设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