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大批量废旧手机拆解工艺的交互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废旧手机及其零件拆解的相关信息,制定废旧手机零件编码法则,确定编码系统的结构、码位、码值,建立包含28个码位的废旧手机零件编码系统;
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废旧手机零件编码系统,确定出待拆解的各型号废旧手机的编码,根据废旧手机码值差异数量对废旧手机进行分组,并判断拆解工艺库中是否有同组手机,若无同组废旧手机则分别构建包含组内所有拆解特征的组合样机,若有同组手机则进一步判断拆解工艺库中的同组手机是否有待拆手机的全部特征,若既有同组手机同时也有其全部特征,则根据废旧手机组合样机的拆解工艺流程生成该具体型号手机的拆解工艺流程,若无全部特征则再构建该组废旧手机的组合样机;
步骤3、根据步骤2的分组结果,分别构建各组内的废旧手机组合样机,该组合样机包含同组别中所有手机的拆解特征编码信息,同时将构建的组合样机信息更新到废旧手机拆解工艺库中;
步骤4、根据废旧手机拆解的相关规则,生成各组的组合样机的拆解工艺流程,并将此拆解工艺流程作为基准拆解流程,保存该基准拆解流程到废旧手机拆解工艺库;
步骤5、在步骤4所生成的基准拆解流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编辑和修改,最终生成具体型号的废旧手机拆解工艺流程,同时将具体型号的废旧手机拆解工艺流程数据补充到废旧手机拆解工艺库中,基于上述步骤所形成的废旧手机拆解工艺库是动态的数据库,可以随手机型号的增加而不断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批量废旧手机拆解工艺的交互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包含28个码位的废旧手机零件编码系统,该废旧手机零件编码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手机基本信息码1至4位(分别是手机外观、屏幕尺寸、手机品牌),采用数字码0—9表示;第二部分为手机主要零件码5至24位(分别是后盖、卡托、电池、指纹模块、屏幕、主板、副板、扬声器、中框、前摄、后摄、马达、听筒、耳机插座、按键、送话器、主板盖板、副板盖板、天线、螺丝),采用大写字母码A—Z表示;第三部分为手机特殊零件码25至28位(分别是NFC天线、无线充电线圈、红外相机、内存卡槽),用数字码0或1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批量废旧手机拆解工艺的交互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废旧手机零件编码系统的建立,其步骤如下:1)分析编码、手机零件及拆解过程的相关信息,2)确定废旧手机编码系统的结构、码位数目及含义,3)对各码位的码值进行定义,并试用该定义法则,4)观察在试用过程中编码法则是否出现问题,对出现问题的相关编码法则进行编辑和调整,然后再次试用,5)直到此编码法则试用时不再出现问题,确定最终的废旧手机零件编码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批量废旧手机拆解工艺的交互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根据码值差异数量对废旧手机进行分组,其方法是将各个型号的废旧手机编码逐一与其他废旧手机编码进行比较,将码值差异数量小于某一值的废旧手机归为一组,码值差异数量分组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码位的总数量,e表示手机分组的特征系数,m表示码位号,a、b表示码值,i、j表示手机类型,==为比较符号,不同手机的同一码位上的码值不相同时定义|(ai)m==(bj)m|=1,反之则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批量废旧手机拆解工艺的交互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每个分组的废旧手机组合样机的构建,方法如下:对比分析同组手机的各个拆解过程,找出同组手机中拆解最复杂的手机作为参照机,然后从同组其他手机中找出参照机不具备但对拆解工艺影响较大的手机零件拆解特征,再将此拆解特征组合到参照机上,最终形成包含同组手机的全部拆解特征的组合样机,组合样机的最终表现形式包括组合样机三维模型和组合样机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批量废旧手机拆解工艺的交互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运用的废旧手机拆解的相关规则,是指用于判定废旧手机拆解动作及流程如何进行的各种规则,具体包括手机的起始拆解部位、拆解方向、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约束、拆解工具和拆解方式;在生成废旧手机组合样机拆解工艺流程时,首先要判断起始拆解部位,然后根据拆解方向以及零件之间的约束判断每一步要拆解的零件,同时结合拆解工具和拆解方式生成可行的废旧手机组合样机拆解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