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磁分离荧光增强型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CA19‑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GQDs‑COOH);首先,将碳纤维分散在混酸溶液中,超声分散2h,在95℃条件下剧烈搅拌12h;然后,向烧瓶中加入弱有机酸柠檬酸,在相同温度下继续搅拌1h,得到GQDs‑COOH;反应结束后,向烧瓶中缓慢加入超纯水;当混合物体系颜色发生改变时,向烧瓶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1左右;再加入碳酸钠溶液,使pH值为8;将烧瓶放入冰浴中,将温度调节到4℃;在此温度下缓慢搅拌2min,沉淀溶液2‑4h,去除沉淀物,将含有GQDs‑COOH液体用1000KD透析袋透析3天,将溶液浓缩后冷冻干燥24h;
步骤2、制备聚乙二醇化石墨烯量子点(GQDs‑PEG):GQDs‑COOH溶液中依次加入1‑乙基‑
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搅拌15min;再加入10%PBS稀释的NH2‑PEG‑NH2,室温下与活化的GQDs‑COOH孵育过夜,超滤离心管纯化、浓缩,得到GQDs‑PEG颗粒;
步骤3、合成适配体化石墨烯量子点(GQDs‑PEG‑Apt):羧基修饰的适配体(Apt)用EDC/NHS方法预处理15min;然后,将终浓度为1.95μmol/L的Apt加入到GQDs‑PEG溶液中,室温下摇动过夜;终产物GQDs‑PEG‑Apt通过超滤离心管进行纯化和浓缩;
步骤4、采用水热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片(WS2):将WS2粉末原料加入到NaOH溶液中,30℃下持续搅拌18h,在90℃下缓慢蒸发至完全干燥;然后加入超纯水,重复上述操作3次,得到的固体在80℃下真空干燥12h,将固体分散在乙醇中,超声24h;1000r/min离心,弃去沉淀物,上清液15000r/min离心,收集的沉淀物即为WS2纳米片;
步骤5、溶剂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将乙酰丙酮铁加入到乙醇中,室温下搅拌直至悬浮物均匀分布;将悬浮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氮气下密封;反应釜在180℃下加热12h;冷却至室温,在氮气气氛下,用丙酮、乙醇和超纯水分别洗涤三次;磁场分离,收集黑色粉末产物即为Fe3O4纳米颗粒,冷冻干燥12h;
步骤6、组装WS2/Fe3O4纳米复合物:含Fe3O4纳米颗粒的四氢呋喃(THF)溶液中,缓慢加入meso‑2,3‑二巯基琥珀酸(DMSA),超声30min,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进行功能化处理;室温下搅拌2h,14800r/min离心去除溶剂;得到DMSA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然后,将DMSA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缓慢加入到含有WS2纳米片水溶液中,超声作用30min;室温下搅拌6h,得到WS2/Fe3O4纳米复合物悬浮溶液;
步骤7、构建GQDs‑PEG‑Apt/WS2/Fe3O4磁分离荧光增强型适配体传感体系:取步骤6和步骤3中WS2/Fe3O4纳米复合物悬浮溶液和GQDs‑PEG‑Apt溶液,37℃孵育25min,得到GQDs‑PEG‑Apt/WS2/Fe3O4磁分离荧光增强型适配体传感体系溶液;
步骤8、磁分离荧光增强型适配体传感器定量检测CA19‑9:取步骤7中GQDs‑PEG‑Apt/WS2/Fe3O4溶液,与pH7.4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混合;之后在混合溶液中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肿瘤标志物CA19‑9溶液,每个样品检测三次,取平均值;荧光测量条件为:激发/发射狭缝固定为10nm/5nm,激发波长固定为359nm,荧光发射谱发射波长范围为400‑6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荧光增强型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CA19‑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酸溶液由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荧光增强型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CA19‑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GQDs‑COOH)溶液浓度为1mg/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分离荧光增强型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CA19‑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使用的超滤离心管截留率为30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