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医用镁合金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镁合金屏障膜为外表面包裹有壳聚糖‑钙磷复合涂层的医用镁合金,所述医用镁合金为不同成分Mg‑xZn‑yMn(x=1‑6wt.%,y=0.1‑1.0wt.%)板材或棒材的任一种;所述钙磷涂层的孔隙率为30‑60%,孔隙尺寸介于0.1‑3.5μm,所述壳聚糖‑钙磷复合涂层的厚度为5.4‑
20.2μm;所述外表面包裹有壳聚糖‑钙磷复合涂层的医用镁合金的腐蚀速率为0.5‑0.8mm/y,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达到90‑100%;与未包裹复合涂层的医用镁合金相比,腐蚀速率降低了33.3‑73.7%,抗菌率提高了82‑88%;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机械研磨与化学抛光获得预处理表面为便于试验,采用线切割机将医用镁合金板材或棒材切割成100mm×100mm×1mm的方片或Φ100×1mm的圆片,对待镀膜表面进行预处理,用水砂纸进行机械研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和杂质,随后用20g/L浓度NaOH进行碱洗,去除表面油污,分别在丙酮和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15min,冷风吹干;
第二步:激光重熔制备前处理表面
采用低功率CO2激光器在第一步得到的医用镁合金预处理表面上制备图案化前处理表面,激光功率为10‑50W,扫描速率为200‑600mm/s,单道次扫描间距为0.005‑0.035mm,扫描路径为一系列同心圆形或同心正方形;
第三步:微弧氧化制备钙磷涂层
采用微弧氧化设备在第二步得到的医用镁合金前处理表面上制备钙磷涂层,电解液由Ca(NO3)2、Na3PO4·12H2O、NaOH组成,调整各组分比例使电解液Ca/P比为1.2‑1.8,pH值为8‑
11,通过循环水冷装置使电解液保持在15‑30℃,选用两阶段恒压模式,第一阶段电压为
250‑400V,处理时间为10‑20min,第二阶段电压为400‑500V,处理时间为4‑8min;
第四步:真空浸渍提拉制备壳聚糖涂层
采用真空浸渍提拉机在第三步得到的医用镁合金钙磷涂层表面上制备壳聚糖涂层,真‑2 ‑3
空度为10 ‑10 Pa,壳聚糖纯度为99.5‑99.9%,平均分子量为50000‑150000,将其溶解于质量比为1∶1的二甲基甲酰胺与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常温下磁力搅拌24h至均匀混合,配置成5‑20wt.%的镀膜溶液,提拉速率为5‑30cm/min,提拉次数为2‑10次,每次提拉后在80℃烘箱中干燥2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医用镁合金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激光功率为15‑30W,扫描速率为300‑400mm/s,单道次扫描间距为
0.01‑0.03mm;所述第三步中,电解液Ca/P比为1.5‑1.7,pH值为9‑10,第一阶段电压为300‑
400V,处理时间为10‑15min,第二阶段电压为400‑450V,处理时间为4‑6min;所述第四步中,壳聚糖纯度为99.9%,平均分子量为80000‑120000,镀膜溶液浓度为10‑15wt.%,提拉速率为15‑25cm/min,提拉次数为3‑6次。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医用镁合金屏障膜,其特征在于,可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