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豌豆蛋白溶液经过pH偏移、水浴热处理后立即冰浴,冷却后加入壳聚糖溶液进行磁力搅拌,随后利用超声探针对混合分散液处理,即可得到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
具体操作为:
将豌豆蛋白溶液经NaOH调节体系的pH值至12‑13,磁力搅拌维持1 h后再用HCl调节豌豆蛋白溶液pH值至7‑8,继续磁力搅拌维持1 h,而后将豌豆蛋白溶液在60 ℃~100 ℃水浴锅中加热处理30 min获得改性豌豆蛋白,而后向改性豌豆蛋白中加入壳聚糖溶液,超声处理获得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其中,改性豌豆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1:7;
所述改性豌豆蛋白中加入壳聚糖溶液为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壳聚糖溶液混合后超声处理,其中,超声设置参数为20 kHz,超声功率225 W~525 W,以工作4 s,间歇2 s模式,超声3 min~15 min。
2.一种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
3.按权利要求2所述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在制备高内相皮克林乳液中的应用。
4.一种高内相皮克林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权利要求2所述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内相皮克林乳液,其特征在于:乳液为油相和权利要求2所述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其中,油相占乳液体积的60%~80%。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内相皮克林乳液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在作为脂质替代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