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聚离子液体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离子液体吸附膜以P(Ph‑3MVIm‑Br)为基体材料,选取PVP和TPU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共混,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离子液体吸附膜P(Ph‑3MVIm‑Br)@PVP&TPU。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离子液体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1,3,5‑三(溴甲基)苯、1‑乙烯基咪唑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溶于乙腈,放入容器中,通入氮气进行反应,待反应停止后,将过滤所得产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再次过滤,将得到的溶液于323~333K的条件下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得Ph‑3MVIm‑Br;
2)依次加入Ph‑3MVIm‑Br和偶氮异丁腈置于容器中,随后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在N2保护氛围下先搅拌,再在348~353K条件下搅拌,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下层固体加入去离子水,再次离心,重复3~4次,再用乙醇洗涤1~2次,将固体产物真空干燥重量恒定,得P(Ph‑3MVIm‑Br);
3)将PVP和TPU分别置于两个容器中,均加入溶剂二甲基甲酰胺,353~358K下加热搅拌直至TPU和PVP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分别得到TPU溶液和PVP溶液,取适量PVP溶液和TPU溶液置于震荡瓶中混合均匀,得前驱体溶液xPVP&yTPU,其中x表示PVP的加入量,,y表示TPU的加入量;
4)将P(Ph‑3MVIm‑Br)分散于xPVP&yTPU前驱体溶液中,在室温下超声,并在室温下搅拌直至均匀,将所得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zP(Ph‑3MVIm‑Br)@xPVP&yTPU吸附膜,其中z表示P(Ph‑3MVIm‑Br)的加入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质量比,1,3,5‑三(溴甲基)苯:1‑乙烯基咪唑:2,6‑二叔丁基对甲酚=1:(0.75~1):(0.05~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的温度为333~343K,反应时间为55~60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固液比,Ph‑3MVIm‑Br:偶氮二异丁腈:去离子水:乙醇=1g∶(0.03~0.05)g:(2.0~3.0)mL:(9.0~11.0)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按质量比,PVP:TPU=1:(0.4~0.6);按固液比(g:mL),PVP:二甲基甲酰胺=1:(1.8~2.3);按固液比(g:mL),TPU:DMF=1:(3~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按固液比(mg:mL),P(Ph‑
3MVIm‑Br):PVP&TPU=1:(0.01~0.0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静电纺丝的条件为:纺丝温度保持在308~313K,湿度为65~70%,注射速度为25~30μL/min,并在锡箔纸或滤纸上收集膜。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离子液体吸附膜在吸附铼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离子液‑
体吸附膜P(Ph‑3MVIm‑Br)@PVP&TPU吸附膜与不同酸度的ReO4溶液混合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