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同时可视化质膜和溶酶体的双靶向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靶向荧光探针为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E)‑4‑(2‑(6‑(二甲氨基)萘‑2‑基)乙烯基)‑
1‑十八烷基吡啶‑1‑碘化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可视化质膜和溶酶体的双靶向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靶向荧光探针为红棕色固体。
3.一种同时可视化质膜和溶酶体的双靶向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化合物2即4‑甲基‑1‑十八烷基吡啶‑1‑碘化铵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化合物4即
6‑(二甲氨基)‑2‑萘醛,和哌啶,进行反应,得到得到(E)‑4‑(2‑(6‑(二甲氨基)萘‑2‑基)乙烯基)‑1‑十八烷基吡啶‑1‑碘化铵,即探针Mem‑Lyso。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时可视化质膜和溶酶体的双靶向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与化合物4的摩尔比为1~1.5:1~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时可视化质膜和溶酶体的双靶向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甲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时可视化质膜和溶酶体的双靶向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的具体步骤为:将化合物2加入到无水甲醇中,加热55~60℃,使其全部溶解。
7.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双靶向荧光探针。
8.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双靶向荧光探针在跟踪和分析不同生物过程中质膜和溶酶体动态变化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双靶向荧光探针在将生物体的质膜和溶酶体分别标记为红色和黄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生物体为斑马鱼。
10.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双靶向荧光探针在空间区分质膜中胆固醇含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