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包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喂入单元(10)、辅助包芯装置(20)和细纱卷绕单元(40);
所述喂入单元(10)用于喂入芯层材料(S1)和外包材料(S2);
所述辅助包芯装置(20)包括包芯卷绕机构(21),所述包芯卷绕机构(21)包括用于传输外包材料(S2)的第一纱道(211)、用于传输芯层材料(S1)的第二纱道(212)和用于包缠汇合的包缠点(214);所述第一纱道(211)和所述第二纱道(212)在所述包缠点(214)交叉汇合;
所述外包材料(S2)在所述包缠点(214)处包覆于所述芯层材料(S1)外层得到包芯纱(S3),然后传输至所述细纱卷绕单元(40)加捻卷绕;
所述第二纱道(212)的延长线与喂入的所述芯层材料(S1)的延长线不在一条直线上,以使所述芯层材料(S1)呈折线形式喂入所述第二纱道(212),以对所述芯层材料(S1)与外包材料(S2)的偏移距离进行调整,同时增加所述芯层材料(S1)的张力,提高包缠效果;
所述第一纱道(211)的延长线与喂入的所述外包材料(S2)的延长线在一条直线上,对所述外包材料(S2)的捻度传递产生阻碍作用,降低所述外包材料(S2)的捻度及张力;
所述包芯卷绕机构(21)还包括用于传输所述包芯纱(S3)的第三纱道(215),所述第三纱道(215)与所述第二纱道(212)在一条直线上,与所述第一纱道(211)构成“y”字形结构;
所述包芯卷绕机构(2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包缠点(214)处的吸风口(213),所述辅助包芯装置(20)包括设置于所述吸风口(213)的负压机构(22),用于对所述外包材料(S2)施加负压吸力,提高包缠纺纱效果;
所述包芯纺纱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辅助包芯装置(20)和细纱卷绕单元(40)之间的静电纺丝装置(30),用于在所述包芯纱(S3)外层纺丝覆盖一层纳米纤维,形成多组分多分层结构包芯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30)包括针头(31)、电极板(32)和高压电源(33);所述包芯纱(S3)从所述电极板(32)之间传输至所述细纱卷绕单元(40),所述针头(31)针对所述电极板(32)之间设置,用于将静电纺丝出的纳米纤维喷射包覆至所述包芯纱(S3)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单元(10)包括用于喂入所述外包材料(S2)的喇叭口(11)、后罗拉(12)和后胶辊(13)、中罗拉(14)和中胶辊(15),用于对所述芯层材料(S1)起导向作用的导纱轮(16)以及前罗拉(17)和前胶辊(18);所述外包材料(S2)和所述芯层材料(S1)分别从所述前罗拉(17)和前胶辊(18)组成的钳口的不同位置输出;
所述细纱卷绕单元(40)包括导纱钩(41)、钢丝圈(42)、钢领(43)和细纱管(44),所述包芯纱(S3)经所述导纱钩(41)进入气圈加捻段,所述包芯纱外层的纤维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捻合抱紧,最后经过所述钢丝圈(42)在所述钢领(43)上的回转卷绕到所述细纱管(44)上。
4.一种宏量芯全裹覆的新结构包芯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芯纺纱装置进行包芯纺纱,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所述芯层材料(S1)和外包材料(S2)分别从所述喂入单元(10)喂入至所述辅助包芯装置(20);
S2′.所述芯层材料(S1)从所述第二纱道(212)传输至所述包缠点(214),所述外包材料(S2)从所述第一纱道(211)传输至所述包缠点(214),在所述芯层材料(S1)的捻回旋转以及自身捻度的作用下包缠卷绕至所述芯层材料(S1)外层形成包芯纱(S3);
S3′.所述包芯纱再经过导纱钩(41)在气圈作用下卷绕在细纱管(4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宏量芯全裹覆的新结构包芯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包芯纱(S3)经过静电纺丝装置(30),在其外层覆盖一层纳米纤维形成多组分多分层结构包芯纱;
所述芯层材料(S1)为纤维长丝,所述外包材料(S2)为短纤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