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21114499956
申请人: 杨有德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建筑物
更新日期:2025-03-29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包括防锈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组件(10)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斜通孔(121)、空腔(122)、固定套(13)、塑料膜(14)、锡纸层(15)、钢筋(16)和锥形部(17);

所述外壳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内壳体(12),所述内壳体(12)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开设有空腔(122),所述内壳体(12)的内侧壁开设有等距圆周分布的斜通孔(121),所述斜通孔(121)的一侧与空腔(122)相连通,所述内壳体(12)的内侧壁上部和下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套(13),两个所述固定套(13)的内侧壁粘接有塑料膜(14),所述塑料膜(14)的内侧壁粘接有锡纸层(15),锡纸层(15)包覆于钢筋(16)的外侧壁;

所述防锈组件(10)的外侧壁安装有热塑排空组件(30);

所述热塑排空组件(30)包括第一连管(31)、第一管体(32)、手阀(33)、进热管(34)和第二管体(35);

所述内壳体(12)的外侧壁一侧贯通有等距排列的第二管体(35),等距排列的所述第二管体(35)的一端贯通于第一连管(31)的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部所述固定套(13)的底部设置有锥形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通孔(121)一侧与内壳体(12)内侧壁的水平倾斜角度为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管(31)的外侧壁中部贯通有第一管体(32),所述第一管体(32)远离第一连管(31)的一端安装有手阀(33),所述手阀(33)远离第一管体(32)的一端安装有进热管(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组件(20);

所述密封组件(20)包括密封盖(21)、凹孔(22)、凹槽(23)、橡胶块(24)、前盖体(25)、弧形部(26)、后盖体(27)和弹性橡胶垫(28);

所述外壳体(11)的上部和下部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1),所述密封盖(21)的中部开设有凹孔(22),两个所述密封盖(21)远离外壳体(1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所述凹孔(22)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橡胶块(24),所述橡胶块(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盖体(25),所述前盖体(25)的边缘部螺纹连接于上部凹槽(2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部所述凹槽(2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后盖体(27),所述后盖体(27)中部开设有通孔(29),所述通孔(2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垫(28)。

8.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的防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打开位于外壳体(11)上部的密封盖(21),并将固定套(13)、塑料膜(14)和锡纸层(15)取出,将内壳体(12)插入于外露钢筋(16)的外部,钢筋(16)的顶部从后盖体(27)的通孔(29)处插入到内壳体(12)中;

S2、打开手阀(33),通过外部加热机与进热管(34)对接,通过手阀(33)、第一管体(32)、第一连管(31)和第二管体(35)将热量输入到内壳体(12)中,干燥钢筋(16)外部的水分;

S3、由两个固定套(13)分别与塑料膜(14)的两侧粘接,塑料膜(14)内侧壁与锡纸层(15)粘接,并在锡纸层(15)内部形成腔孔,将下部固定套(13)旋转拧入到内壳体(12)内,并通过固定套(13)的重力下落到内壳体(12)的另一端,此时锡纸层(15)包覆在钢筋(16)外部;

S4、再次启动外部加热机,热量从内壳体(12)内侧壁的斜通孔(121)处排入到内壳体(12)的中部,然后使锡纸层(15)和塑料膜(14)受热量收缩在钢筋(16)的外侧壁,最后由上部的密封盖(21)、橡胶块(24)和前盖体(25)的配合将外壳体(11)封闭,下部由后盖体(27)和弹性橡胶垫(28)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的防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密封组件(20)密封后使用外部抽气机通过热塑排空组件(30)将内壳体(12)内部的空气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