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评价侵入液对页岩油可动量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岩心预处理:
S11、烘干岩心,称量并得到岩心干重md;
S12、将烘干后的岩心做饱和油实验,油的密度记作ρ油,称量该岩心在饱和油状态下的重量ms,根据油的密度和重量,计算孔隙中油的体积V油S;测试岩心在饱和油状态下的核磁T2谱并计算谱面积As;根据谱面积和孔隙中油的体积计算谱面积与孔隙中油体积的比例系数C;
S2、岩心的泥浆滤湿实验:
S21、配置泥浆溶液并加入氯化锰,取部分泥浆溶液过滤后得到泥浆滤液,测量该泥浆滤液的密度ρ液;
S22、采用步骤S21配置的泥浆溶液对岩心做滤湿实验以模拟侵入状态;
S23、称量滤湿实验后岩心的质量mL,测试滤湿实验后岩心的核磁T2谱并计算谱面积A油L,计算岩心中剩余油的饱和度S油L和体积V油L;其中,S油L=A油L/As*100%;V油L=A油L/C=A油L/{AS/[(ms‑md)/ρ油]};
S24、计算滤湿实验后岩心的孔隙含液饱和度S液L和侵入液体积V液L;其中,孔隙含液饱和度S液L=100‑S油L=100‑A油L/As*100%,侵入液体积V液L=[(mL‑md)‑V油L*ρ油]/ρ液;
S3、岩心的CO2吞吐实验:
S31、将岩心装入岩心夹持器中,并对岩心采用“吞吐”的方式降低基质孔隙饱和度;
S32、重复步骤S31多次,在每次降低基质孔隙饱和度后,称量岩心的质量mCi,测试核磁T2谱计算谱面积ACi;
S33、计算吞吐实验过程中,岩心孔隙内剩余油的饱和度S油i和油的采收率RF油i;其中,S油i=ACi/As*100%;RF油i=100‑S油i;
S34、计算吞吐实验过程中岩心孔隙中剩余侵入液的体积V液Ci和饱和度S液i;其中,V油Ci=ACi/C;V液Ci=[(mCi‑md)‑(V油Ci*ρ油)]/ρ液;S液i=V液Ci/(V油Ci+V液Ci)*100%;
S4、绘制岩心在CO2吞吐过程中的油相采收率RF油i和侵入液的饱和度S液i图版,获得岩心在CO2吞吐过程中的油相采收率变化曲线和侵入液的饱和度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侵入液对页岩油可动量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中油的体积V油S采用如下公式计算:V油S=(ms‑md)/ρ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侵入液对页岩油可动量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系数C采用如下公式计算:As=C*V油S=C*[(ms‑md)/ρ油],则C=As/[(ms‑md)/ρ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侵入液对页岩油可动量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具体包括如下三个阶段:吞:打开岩心夹持器的气体入口端阀门并关闭岩心夹持器的气体出口端阀门,将确定量的二氧化碳注入岩心;
焖:关闭岩心夹持器的气体入口端阀门,将二氧化碳封闭在岩心内,使气体扩散进入岩心孔隙中,维持约12‑24小时;
吐:打开岩心前端的气体阀门,释放CO2,CO2分子将携带水分和油脱出岩心孔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侵入液对页岩油可动量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岩心,具体为,将岩心放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200℃,烘干时间为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侵入液对页岩油可动量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烘干后的岩心做饱和油实验,具体为,先将岩心放入饱和罐的样品室,并将油注入到饱和罐的液体室;然后同时对样品室和液体室抽真空脱出其中的空气;接下来将流体室内的油推注到样品室浸没岩心,加压至32MPa,维持24小时对样品饱和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侵入液对页岩油可动量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具体为,将饱和油岩心装载到泥浆循环设备的夹持器中,施加围压包裹岩心开展滤湿实验;岩心夹持器末端封闭,岩心夹持器前端连接泥浆循环管线,泥浆溶液自上而下流经岩心前端面,使一部分泥浆滤液扩散侵入到岩心孔隙里,并置换出其中的油,形成存在侵入流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