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抗菌型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磷酸铵、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水混合,调整混合溶液温度为60~80℃,搅拌反应20~50min,制备得到反应溶液;用0.01~0.3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为8.0~
9.0;然后在反应溶液中加入聚多巴胺,得到预处理溶液;
步骤2、将聚乳酸无纺布用洗涤剂冲洗1~4次;然后浸渍在步骤1制备的预处理溶液中,调整溶液温度为20~25℃,反应15~30h,将浸渍后的聚乳酸无纺布在60~90℃下干燥1~
3h;得到预处理聚乳酸无纺布;
步骤3、将沸石咪唑酯骨架‑67、二氧化硒、30~50wt%氨水、六水硝酸钴、固化剂和甲醇混合,制备成混合溶液;将步骤2制备的预处理聚乳酸无纺布浸渍在混合溶液中,在混合溶液中循环进行浸轧处理;然后静置6~15h,用洗涤剂清洗1~4次,在60~90℃下烘干1~5h,得到抗菌型无纺布;
所述步骤1中各成份以重量份计:8~15份聚磷酸铵、10~30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00~500份水和3~10份的聚多巴胺;
所述步骤2中各成份以重量份计:10~30份聚乳酸无纺布和60~100份步骤1制备的预处理溶液;
所述步骤3中各成份以重量份计:10~30份沸石咪唑酯骨架‑67、1~5份二氧化硒、10~
30份40wt%氨水、0.3~1.2份六水硝酸钴、0.8~1.6份固化剂、40~80份甲醇和10~30份步骤2制备的预处理聚乳酸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聚2
乳酸无纺布的克重为150~500g/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或步骤3中洗涤剂为60~80wt%乙醇水溶液、70~85wt%甲醇水溶液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固化剂由2‑甲基咪唑、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浸2
轧处理的工艺参数如下:加压压力为0.6~1.2kg/cm,双辊轴线速度为1~4m/min,浸轧处理时间为2~8h。
6.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