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组靶向FoxM1‑DBD多肽,其特征在于,该多肽序列是从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中筛选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FoxM1‑DBD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是由两端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二硫键的环肽,序列如SEQ ID NO:1‑NO:21所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向FoxM1‑DBD多肽,其特征在于,通过反筛得到对靶标FoxM1‑DBD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环肽,命名为CP13、CP18、CP29、FCP20,环肽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NO:4所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FoxM1‑DBD多肽,其特征在于,对筛选得到的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环肽序列进行改造设计,缺失序列两端的半胱氨酸,在其N端通过二聚甘氨酸丝氨酸连接肽与9个D‑型精氨酸穿膜肽连接形成线性肽,分别命名为9R‑CP13L、9R‑CP18L、9R‑CP29L、9R‑FCP20L,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2‑NO:25所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靶向FoxM1‑DBD多肽,其特征在于,改造后的四条多肽均能抑制肿瘤细胞,且9R‑CP29L多肽抑制效果最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靶向FoxM1‑DBD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9R‑CP29L能有效抑制高转移肝癌细胞、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还能抑制成纤维细胞。
7.如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靶向FoxM1‑DBD多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分子能够作为先导分子用于制备抗肿瘤及纤维化疾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