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仲籽粕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杜仲籽粕多肽中,2‑26个氨基酸长度的总多肽含量为6.02g/100g;10‑26个氨基酸长度且分子量为1000‑3000DA的多肽含量为3.25g/100g;
小于或等于500DA的寡肽和/或小分子肽含量为2.75g/100g。
2.杜仲籽粕多肽在抗疲劳产品/制备抗疲劳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杜仲籽粕多肽中,2‑26个氨基酸长度的总多肽含量为6.02g/100g;10‑26个氨基酸长度且分子量为
1000‑3000DA的多肽含量为3.25g/100g;小于或等于500DA的寡肽和/或小分子肽含量为
2.75g/100g。
3.杜仲籽粕多肽在抗疲劳产品/制备抗疲劳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杜仲籽粕多肽是通过如下的方法制备获得的:(1)将杜仲籽粕粉碎、过筛,加入乙醇浸泡提取,过滤,得到滤液A和沉淀A,将沉淀A烘干备用;
(2)将沉淀A加水进行水浴提取,过滤,得到滤液B和沉淀B;
(3)将沉淀B加水,用氢氧化钠调节pH,恒温搅拌后离心得到上清液A和沉淀C,用盐酸调节上清液A的pH,再离心得到上清液B和沉淀D,将沉淀D加水复溶后调节pH,预冻,再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杜仲籽粕蛋白;
(4)将杜仲籽粕蛋白加水,加热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碱性,加入碱性蛋白酶酶解,在沸水中灭酶,离心得到上清液C;调节上清液C的pH,离心得到上清液D,即杜仲籽粕多肽溶液;将杜仲籽粕多肽溶液预冻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杜仲籽粕多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1)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60%~90%,添加量为杜仲籽粕粉重量的10~30倍,浸泡时间为:18~48h;沉淀A的烘干温度为50~7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2)中,加入15~35重量倍(V/m)的水;提取温度为60~80℃,提取时间为2~4h。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3)中,加入15~35重量倍(V/m)的水;用0.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11,提取温度40~60℃,提取时间3~6h,转速2500~
5000rpm/min,离心时间10~30min。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3)中,盐酸浓度0.1~1mol/L,调节上清液A pH值至3~5;上清液A离心时间10~30min,转速2500~5000rpm/min。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3)中,加水复溶后的pH调节为6.5~7.5,预冻温度‑45~‑38℃,真空冷冻干燥45~55h。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4)中,加入10~30重量倍(V/m)的水,水浴温度40~70℃,用0.5~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12;加入底物质量比0.5~5%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2~5h,灭酶5~10 min,2500~5000rpm/min离心10~30min,得上清液C;调节上清液C的 pH值至6~8,转速为2500~5000rpm/min,离心时间5~15 min;在‑40℃下预冻10~40min,真空冷冻干燥48h。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杜仲籽粕多肽是通过如下的方法制备获得的:(1)取榨油后的杜仲籽粕,粉碎、过筛,加入体积为60~90%的乙醇溶液浸泡提取18~
48h,杜仲籽粕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0~30;过滤,得到滤液A和沉淀A,将沉淀A于
50~70℃低温烘干,备用;
(2)在沉淀A中加入其15~35倍重量的水,于60~80℃下水浴提取2~4h,过滤,得到滤液B和沉淀B;
(3)在沉淀B中加入其重量15~35倍的水,用0.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
11,于40~60℃下恒温搅拌提取3~6h,再在2500~5000rpm/min转速下离心10~30min,得到上清液A和沉淀C,用0.1~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上清液A的 pH值至3~5,再在2500~
5000rpm/min的转速下离心10~30min,得到上清液B和沉淀D,将沉淀D加水复溶后调节pH至
6.5~7.5,在‑45~‑38℃下预冻10~40min,真空冷冻干燥45~55h,得到杜仲籽粕蛋白;
(4)在杜仲籽粕蛋白中加入其10~30倍重量的水,于40~70℃中水浴加热,用0.5~
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12,以杜仲籽粕蛋白的重量计,加入0.5~5%的碱性蛋白酶,酶解2~5h,沸水浴灭酶5~10 min,在2500~5000rpm/min转速下离心10~30min得到上清液C;调节上清液C的pH值至6~8,在2500~5000rpm/min转速下离心5~15min,得到上清液D为杜仲籽粕多肽溶液;将杜仲籽粕多肽溶液在‑40℃下预冻10~40min,真空冷冻干燥48h,得到杜仲籽粕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