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随机移动无线网络下基于事件触发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无线网络中传感器节点随机移动的场景,使节点在发送数据包之前对触发条件进行判断;同时考虑网络中通信时延存在的情况,采用序贯最小二乘法以及加权最大一致性算法使全局时钟趋于一致;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每个逻辑时钟设置频偏补偿值、权重、置信度参数以及相对频偏估计值,为网络中设置更新周期,并在节点的每个更新周期满足时,判断当前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满足时对邻居节点进行数据包的广播,并记录下广播的时钟参数;
S2:当节点接收到数据包时,采用序贯最小二乘法对两节点间的逻辑频偏的比值即相对频偏进行估计,利用得到相对频偏估计值依据加权最大一致性算法对逻辑时钟频偏进行更新,并利用频偏值进行逻辑时钟的补偿,周期性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网络实现逻辑时钟的全局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初始化网络:为网络设置一个更新周期T,对于网络中的节点i,将初始更新次数设为k=1,设置初始逻辑时钟的频偏补偿值 权重si=i,置信度参数ωi=0以及初始相对频偏估计值 并记录下当前节点i的硬件时钟读数 其中 为此时的真实物理时间;
S12:当k=1或k>2且节点i的硬件时钟值满足 当前更新的逻辑频偏值 和最后一次广播给邻居节点逻辑频偏值 进行比较,代入如下触发条件方程:其中,cw和hw表示指数型触发方程中的权衡参数;
S13:若满足步骤S12中的触发条件,并且利用邻居节点探测协议发现附近有能进行通信的节点时,记录当前时刻 并进行参数更新 然后将更新后的逻辑时钟参数和硬件时钟值广播给邻居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当节点j接收到邻居节点i发送的数据包后,将接收的数据包序列号设为l,并将收到数据包的时钟值记为 数据包中来自节点i的硬件时钟值记为 储存时钟信息S22:采用序贯最小二乘法得到相对逻辑频偏 当l≥1时,计算逻辑频偏的相对大小qij(l):其中, 表示节点j本轮更新的逻辑频偏补偿值;
S23:如果sj≠si且qij(l)>1,或sj=si且ωj>ωi,分别对权重、初始序列号以及逻辑时钟的频偏补偿值进行更新:ωj←ωi+1,sj←si,
如果sj≠si且qij(l)=1,则对权重、初始序列号进行更新:ωj←ωi+1,sj←si
S24:得到本轮更新的逻辑频偏补偿值 进行权重值更新γj=γj+1;令 进行逻辑相偏的补偿:其中, 表示逻辑时钟值,γi、γj分别表示节点i、j的更新权重值;
在节点j收到下一个来自邻居的数据包之前,其逻辑时钟 的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