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或者是如SEQ ID NO.3通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替换、插入、缺失而获得的仍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类似序列所示。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相关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为下述生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1)编码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核酸分子;
2)含有1)中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3)含有1)中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2)中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4)含有1)中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2)中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5)抑制或阻断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基因表达的核酸序列;
6)利用5)中所述核酸序列制备得到的抑制或阻断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基因表达的基因敲除载体;
7)利用6)中所述基因敲除载体制备得到的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基因缺陷型荔枝霜疫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
1)中所述核酸分子为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者是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CDS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者是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通过碱基插入、缺失、或替换而获得的仍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类似序列所示;
5)中所述核酸序列为PlMYB1R基因的反义RNA、siRNA、shRNA或sgRNA。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或权利要求2‑3任一项中所述的生物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为下述应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ⅰ)在调控荔枝霜疫霉致病力中的应用;
ⅱ)在调控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中的应用;
ⅲ)在调控荔枝霜疫霉生长中的应用;
ⅳ)在调控荔枝霜疫霉卵孢子形成中的应用;
ⅴ)在调控荔枝霜疫霉在胁迫环境下的耐受性中的应用;
ⅵ)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
ⅶ)作为靶点在设计和筛选抗荔枝霜疫霉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ⅴ)中所述的胁迫环境包括细胞壁胁迫、高渗胁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1 ‑1
所述的细胞壁胁迫为至少25μg·mL 十二烷基硫酸钠、至少350μg·mL 刚果红或至少‑1
100μg·mL 荧光增白剂诱导的细胞壁胁迫;
‑1 ‑1 ‑1
所述的高渗胁迫为至少0.05mol·L NaCl,至少0.1mol·L CaCl2或至少0.2mol·L 山梨醇诱导的高渗透压胁迫。
7.一种防治由荔枝霜疫霉导致的荔枝霜疫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抑制或阻断权利要求1中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基因表达实现。
8.一种抗荔枝霜疫霉药物筛选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筛选模型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荔枝霜疫霉致病相关蛋白PlMYB1R的基因缺陷型荔枝霜疫霉。
9.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抗荔枝霜疫霉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PlMYB1R基因序列利用sgRNA网站设计sgRNA,将sgRNA与pYF2.3G‑Rib o‑sgRNA载体进行连接,得到PlMYB1R基因敲除质粒pYF2.3G‑Ribo‑sgRNA::PlMYB1R;
或者,根据PlMYB1R基因序列上游、下游各约1kb的序列设计左、右同源臂扩增引物,以荔枝霜疫霉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左右同源臂,与pBSSK载体进行连接,得到PlMYB1R基因敲除质粒pBSSK::PlMYB1R;
(2)将PlMYB1R基因敲除质粒pYF2.3G‑Ribo‑sgRNA::PlMYB1R或pBSSK::PlMYB1R导入荔枝霜疫霉野生型菌株的原生质体内,经筛选、验证,获得PlMYB1R基因敲除的突变体,即为所述的荔枝霜疫霉药物筛选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sgRNA如下任意一种序列所示:sgRNA1:5'‑CAACTACCTGATGAGTCCGTGAGGACGAAACGAGTAAGCTCGTCGTAGTTGCCCTAATGGATAG‑3';
sgRNA2:5'‑CTCGTTGCTGATGAGTCCGTGAGGACGAAACGAGTAAGCTCGTCCAACGACAGCAGAATGGATG‑3';
步骤(1)中所述的左、右同源臂扩增引物分别如下所示:左同源臂扩增引物:
PlMYB1R‑Left‑F:5'‑TAGAACTAGTGGATCCCCCGTGCTCAATATCTTCGTGCGTG‑3';
PlMYB1R‑Left‑R:5'‑TTAGTCTCAGAAAATTCAGCCCCCAATATAAGCAAGAC‑3';
右同源臂扩增引物:
PlMYB1R‑Right‑F:5'‑AGAAAATTCAGCCCCCAATATAAGCAAGACATCAGTCAG‑3';
PlMYB1R‑Right‑R:5'‑ATGCGTCCGAGCGAGGTAGGGCTGCAGGAATTCGAT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