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冷却塔换热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 .沿铅垂方向铺设间隔为直管(100)外径的多层夹持架(500)和位于相邻夹持架(500)之间且并排贴合分布的多层直管(100);
S200.在每层直管(100)的端部插入可沿该层直管(100)分布方向移动的校准块(700),相邻校准块(700)通过长度相同的校准绳索(601)连接;
S300 .牵动各层校准块(700)中的校准块(700),使各校准块(700)之间的校准绳索(601)张紧;
S400.将校准块(700)从直管(100)中抽出;
S500.将夹持架(500)和直管(100)锁紧连接;
S600.在直管(100)端部固定弯管(200),使直管(100)、外管和各夹持架(500)组合形成换热器;
所述步骤S100中铺设的多层夹持架(500)中,位于底层的夹持架(500)为底架(501),其余夹持架(500)为锁定架(502),所述锁定架(502)包括沿平行于所述校准块(700)插入方向并排分布的多个锁定条(800),所述锁定条(800)的底面设置有多个锁定凹陷(801),所述锁定凹陷(801)与紧邻铺设于所述锁定架(502)下方的直管(100)一一对应,所述锁定凹陷(801)用于径向锁定其对应的直管(100);
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校准块(700)连接有校准架(130),所述校准架(130)沿所述校准块(700)的插入方向滑动于铺设地面上,所述校准块(700)与所述校准架(130)滑动配合;
所述校准架(130)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并排分布的多层条形口(131),所述条形口(131)与多层直管(100)一一对应且与所述步骤S100和所述步骤S200之间对应的直管(100)层高度相同,所述校准块(700)通过所述条形口(131)与所述校准架(130)滑动配合;
各层校准块(700)中,位于末端的校准块(700)通过限位绳索(602)与所述校准架(130)连接,位于首端的校准块(700)通过锁定绳索(603)与所述校准架(130)可拆卸连接,所述步骤300和所述步骤S400之间的限位绳索(602)和锁定绳索(603)均处于张紧状态,且各层校准块(700)中所述校准块(700)的轴心线和各层直管(100)中所述直管(100)的轴心线一一对应重合;
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步骤S000,在铺设地面上预先铺设定位组件(140)以固定夹持架(500)的水平铺设位置和校准架(130)的滑动方向;所述定位组件(140)包括固定于铺设地面上且与所述夹持架(500)滑动配合的定位滑轨(150)和固定于铺设地面的连接架(160),所述连接架(160)可拆卸连接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定位杆(170),所述夹持架(500)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170)插接配合的定位通孔(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换热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各层夹持架(500)和各层直管(100)由下至上依次间隔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换热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各层直管(100)滚动铺设于其下方的夹持架(5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换热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条(800)固定连接有沿其分布方向延伸的加固条(900),所述加固条(900)的底面与所述锁定凹陷(801)的底面位于同一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换热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0中校准块(700)包括设置于所述校准架(130)与所述夹持架(500)铺设位置相邻侧的插入部(701),所述插入部(701)用于与所述校准块(700)所对应的直管(100)间隙配合;所述校准块(700)还包括所述直管(100)外径相同的圆盘部(702),所述步骤S200前各层校准块(700)中的圆盘部(702)依次贴合,各层校准块(700)中所述校准块(700)的轴心线与各层直管(100)中所述直管(100)的轴心线一一对应重合,且位于末端的校准块(700)设置于所述条形口(131)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