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内供电装置,包括安装外壳(1)以及供电用蓄电池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用蓄电池组(3)用于对新能源汽车车内进行供电,所述安装外壳(1)上开设有与供电用蓄电池组(3)相配合的安装腔(2),所述安装外壳(1)上固定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下端开设有多个移动槽(8),且每个移动槽(8)上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柱(9),每个所述移动柱(9)上均通过伸缩机构安装有定位压板(13),所述盖板(4)上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多个移动柱(9)相配合,所述安装腔(2)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容纳槽(21),且每个容纳槽(21)上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柱(22),每个所述安装柱(22)上均通过连接机构安装有侧面支撑板(26),所述安装外壳(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与多个安装柱(22)相配合;所述盖板(4)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板(6),所述安装外壳(1)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槽(5),且每个卡槽(5)与对应的卡板(6)之间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7),所述盖板(4)的长度以及宽度均大于供电用蓄电池组(3)的长度以及宽度;所述伸缩机构由固定柱(10)、伸缩槽(11)、压簧(12)、两个摩擦块(15)、两个竖槽(16)以及四个缓冲橡胶条(17)组成,所述伸缩槽(11)开设在移动柱(9)的下侧壁,所述固定柱(10)滑动连接在伸缩槽(11)上,且固定柱(10)与定位压板(13)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2)安装在固定柱(10)与伸缩槽(11)之间,两个所述摩擦块(15)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柱(10)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竖槽(16)分别开设在伸缩槽(11)的左右两侧壁,且两个竖槽(16)分别与两个摩擦块(15)滑动连接,四个所述缓冲橡胶条(1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竖槽(16)的前后两侧,且每两个前后位置相对的缓冲橡胶条(17)分别与对应的摩擦块(15)前后两侧壁紧密相贴;所述控制机构由H形杆(18)、H形槽(19)以及调节螺杆(20)组成,所述H形杆(18)固定安装在多个移动柱(9)之间,所述H形槽(19)开设在盖板(4)上,且H形槽(19)与多个移动槽(8)均互通,所述调节螺杆(20)转动连接在盖板(4)上,且调节螺杆(20)位于H形槽(19)内的一端与H形杆(18)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由通槽(33)、双向丝杆(34)、两个固定杆(31)、两个调节槽(32)以及两个凸块组成,所述通槽(33)开设在安装外壳(1)的侧壁上,所述双向丝杆(34)转动连接在通槽(33)上,两个所述固定杆(31)分别固定安装在每两个上下位置相对应的安装柱(22)之间,两个所述调节槽(32)分别开设在每两个上下位置相对应的容纳槽(21)之间,且两个调节槽(32)均与通槽(33)互通,两个所述凸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固定杆(31)之间,且两个凸块位于通槽(33)内的一端均与双向丝杆(34)螺纹连接;转动双向丝杆(34)时,通过其与两个凸块的配合,使得两个固定杆(31)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使得位于安装腔(2)左右两侧的多个侧面支撑板(26)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供电用蓄电池组(3)在安装腔(2)内左右位置的限位,进一步提高供电用蓄电池组(3)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安装腔(2)的后端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散热孔(35),且两个散热孔(35)内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36),两个所述安装杆(36)上均安装有散热风扇(37),所述安装外壳(1)的后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排风座(38),且两个排风座(38)分别与两个散热孔(35)互通,两个所述排风座(38)上均连通有双向排风管(39),两个所述双向排风管(39)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电磁阀(40),两个所述双向排风管(39)上均安装有控制模组(41),且两个控制模组(41)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电磁阀(40)电连接散热风扇(37)工作时,可将安装外壳(1)内供电用蓄电池组(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排风座(38)排出,避免供电用蓄电池组(3)因工作环境的温度过高导致工作出现异常或放电过快的问题;
所述连接机构由连接槽(23)、连接柱(24)以及弹簧(25)组成,所述连接槽(23)开设在安装柱(2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柱(24)滑动连接在连接槽(23)上,且连接柱(24)与侧面支撑板(26)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5)安装在连接槽(23)与连接柱(24)之间;当供电用蓄电池组(3)在受到左右的冲击力时,在弹簧(25)与摩擦条(30)的作用下,可对其受到的势能进行缓冲,进一步降低供电用蓄电池组(3)碰撞受损的可能,降低后期维修难度,同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内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4)的上下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滑块(28),所述连接槽(23)的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29),且两个滑槽(29)分别与两个滑块(28)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槽(29)远离连接柱(24)中点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摩擦条(30),且两个摩擦条(30)分别与两个滑块(28)紧密相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