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涤纶防紫外线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防紫外线的线体,将合适的纤维与防紫外线材料进行混合制备,从而将形成预备料;
所述制备防紫外线的线体至少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液态纳米二氧化钛15-23份;
乙醇30-37份;
棉花纤维16-19份;
将液态纳米二氧化钛溶于乙醇形成第一制备液,挑选出合适的棉花纤维,将棉花纤维浸入第一制备液,对第一制备液进行升温,使得第一制备液上升至140~220℃,浸泡吸附2~16h,浸泡完成后取出进行干燥,制备获得紫外线反射线体;
采用改性弹性纤维21-33份;
超微细氧化锌粒子10-20份;
CIBAFAST PEX 15-17份;
HERST HTUV-20020-30份;
苯并三氮唑15-20份;
酯纺丝液40-60份;
将超微细氧化锌粒子、CIBAFAST PEX、HERST HTUV-200和苯并三氮唑融入酯纺丝液中,融入过程中持续将酯纺丝升温,升温至145~150℃,并在升温过程中按照300~450r/min进行制备,持续35~72min,形成第二制备液;
将改性弹性纤维浸泡进入第二制备液中,浸泡完成后取出进行干燥,制备获得紫外线吸收线体;
S2:对涤纶进行预处理,使得涤纶具备更好的混纺性能;
S3:即将涤纶与预备料进行混合纺织,从而形成针织面料的基础材料;
S4:将基础材料采用SD-G-4A型双面圆纬机,其中机号采用28针/25.4mm,简径采用762mm(30"),按照罗纹排针配置,针盘针按ABAB顺序进行排列,针筒针按AABC顺序进行排列,织造成型基础面料;
S5:对基础面料进行烧毛处理;
S6:对烧毛处理后的基础面料进行练漂处理;
S7:对练漂处理后的基础面料进行缩碱处理;
S8:对缩碱处理后的基础面料进行上蜡处理;
S9:对上蜡处理后的基础面料进行防缩整备处理,形成最终的针织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防紫外线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涤纶进行预处理至少包括以下步骤:退浆精炼,碱减量,皂洗,开纤,水洗,松弛烘干,定性,柔软处理,烘干,预定形,磨绒,柔软拉幅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