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双零点高隔离双极化直通探针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质基板;
微带解耦网络(1),位于介质基板下表面;
系统地板(2),位于介质基板上表面;
两个直通探针(3),贯穿介质基板、系统地板与微带解耦网络(1)连接,且垂直于系统地板;
金属贴片(4),与两个直通探针(3)的上端连接,且与系统地板(2)不接触;
中和线(5),连接两个直通探针(3),与金属贴片(4)和系统地板(2)不接触;
其中:
所述中和线(5)与两个直通探针(3)构成开口的矩形环;
所述微带解耦网络(1)包括第一至十一竖向微带线、第一至十一横向微带线、斜向微带线;第一竖向微带线的一端接第一馈电端口(6‑1),另一端接第二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二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三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四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三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三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三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一横向微带线的一端;
第一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二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二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其中一个直通探针(3)下端;第四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四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四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五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五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五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五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六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六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六横向微带线的一端、斜向微带线的一端;斜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悬空;第六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七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七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七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七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八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八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八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八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九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十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九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九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九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十一竖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十一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十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十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另一个直通探针(3)下端;第十竖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十一横向微带线的一端;第十一横向微带线的另一端接第二馈电端口(6‑2);
所述微带解耦网络(1)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中和线(5)围合的矩形环环内;
所述双零点高隔离双极化直通探针贴片天线在直通探针(3)与所述微带解耦网络(1)相接处以上部分视为一个整体,用传输二端口矩阵表示[A5,B5;C5,D5];所述微带解耦网络(1)等效为一对特征阻抗和电长度为(z5,e5)的传输线与T型结构DS2并联构成,其中T型结构DS2等效为一对特征阻抗和电长度为(z6,e6)的传输线和在频率点f1处开路1/4长度与特征阻抗为z7的传输线构成,通过调节变量z5,e5,z6,e6,z7,在频率点f2处具体解耦推导公式如下:E]
Re[Y11 =Y0 (1)
E
Re[Y21]=0 (2)
E E
其中Y0表示50欧姆特征阻抗Z0的倒数,Y11 表示S11端口的自导纳,Y21表示S21端口的互导纳, 表示T型结构DS2一个端口的自导纳, 表示T型结构DS2两端口之间的互导纳,Re[·]表示实部,Im[·]表示虚部;
如果方程(1)‑(4)满足,那么在频率点f2处实现解耦;
所述双零点高隔离双极化直通探针贴片天线,在工作频带内S12具有两个零点且S12均在‑40dB以下,利用中和线(5)并联在双直通探针(3),所述中和线(5)引入解耦频带内的第一个零点,所述微带解耦网络(1)引入解耦频带内的第二个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两个直通探针(3)间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线(5)与直通探针(3)的侧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微带线位于所述中和线(5)围合的矩形环的对角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十一横向微带线与所述中和线(5)围合的矩形环的长边平行;第一至十一竖向微带线与所述中和线(5)围合的矩形环的宽边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解耦网络(1)关于斜向微带线所在直线呈轴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地板(2)的尺寸大小与介质基板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并联中和线(5)与微带解耦网络(1)抵消原级联电路之间的导纳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