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再生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纺棉纱由表面处理剂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10‑1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
5‑6份云母粉;
6‑8份对甲氧基水杨醛;
8‑9份3,4‑二甲氧基苯乙腈;
3‑4份乙醇钠;
3‑4份硅油乳液;
15‑18份无水乙醇;
20‑30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表面处理剂还包括5‑6份聚乙二醇和2‑3份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磷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表面处理剂还包括3‑5份2,2‑二羟甲基丙酸和0.5‑0.7份4‑二甲氨基吡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比,所述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磷酸酯:聚乙二醇:2,2‑二羟甲基丙酸=2: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表面处理剂还包括1‑2份月桂醇聚醚。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纺棉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剂的制备;将对甲氧基水杨醛和3,4‑二甲氧基苯乙腈溶于12‑14份无水乙醇,待固体全部溶解后,滴加1mol/L的乙醇钠,在80‑85℃下回流反应1‑2h,冷却过滤,用冷乙醇冲洗2‑3次,得到共轭化合物;
将十二烷基磺酸钠、云母粉、共轭化合物、硅油乳液、剩余无水乙醇和水共混,搅拌50‑
60min;
S2.再生混纺棉纱的表面处理;以S1制得的表面处理剂对再生混纺棉纱进行二浸二轧,表面处理剂浓度为15‑20g/L,75‑80℃预烘3‑5min,120‑130℃烘干40‑50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再生混纺棉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如下步骤:将5‑6份聚乙二醇、2‑3份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磷酸酯、3‑5份2,2‑二羟甲基丙酸和
0.5‑0.7份4‑二甲氨基吡啶共混,在100‑120℃下搅拌反应5‑6h,得到酯化产物;
将10‑1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5‑6份云母粉、共轭化合物、酯化产物、3‑4份硅油乳液、剩余无水乙醇、1‑2份月桂醇聚醚和20‑30份水共混,搅拌50‑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