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零部件尺寸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对生产出的齿轮进行实时检测,获得各齿轮的检测数据;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齿轮的检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根据各齿轮的检测数据确定对应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括检测是否合格以及对应的详细结果数据;对于检测不合格,详细结果数据包括不合格位置、偏差值;对于检测合格,详细结果数据包括误差位置、误差值;
将齿轮划分为若干个统计部,实时获取各齿轮的检测结果,根据获得的检测结果设置各统计部对应的检测曲线图;
检测曲线图的设置方法包括:
将各齿轮按照检测顺序进行编号,并同步赋予各统计部对应的编号;将齿轮的检测结果按照各统计部对应的数据进行划分,获得各统计部对应的统计结果数据,并标记对应的编号;
以编号为横轴,差值为纵轴,建立各统计部对应的坐标轴;根据统计结果数据设置对应的统计坐标;
将各统计坐标在对应的坐标中进行相应标记,并对偏差值对应的坐标进行区别标记,使用平滑曲线将各统计坐标依次连接起来,形成各统计部对应的检测曲线,并根据检测曲线形成对应的曲线函数,标记为f(x);将当前的坐标图标记为检测曲线图;
基于各检测曲线图判断齿轮生产是否具有累积误差超标,需要进行齿轮生产质量控制;
当判断需要进行齿轮生产质量控制时,获取超标时段数据,超标时段数据包括超标时段、超标时段对应的各统计部的综合评估值、检测数据、检测结果、检测曲线图;
根据超标时段数据确定超标原因;并向对应管理人员进行预警,将获得的超标原因发送给对应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根据获得的超标原因进行校核和齿轮生产调整;
其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齿轮生产质量控制包括:
预设分析时长,根据分析时长在检测曲线图中实时标记对应的分析跨度,识别分析跨度对应的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将第一坐标标记为(x1,y1),将第二坐标标记为(x2,y2);
识别检测曲线图中对应的曲线函数f(x),根据综合评估公式计算对应的综合评估值;
式中:i表示在x1至x2跨度内对应标记的统计坐标,i=1、2、……、n,n表示对应标记统计坐标的个数;Aci为对应标记的统计坐标的修正值;
当综合评估值低于阈值X1时,判断不需要进行齿轮生产质量控制;
当综合评估值不低于阈值X1时,判断需要进行齿轮生产质量控制;
其中,统计坐标的设置方法包括:
识别统计结果数据对应的误差值或偏差值;若为误差值,则将误差值作为纵轴坐标;若为偏差值,则将取偏差值的绝对值为纵轴坐标;根据对应的编号形成统计结果数据对应的统计坐标;
检测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
建立技术库,所述技术库中储存各种经过验证后的齿轮尺寸检测技术,标记为备份技术;并为各备份技术设置对应的技术说明数据;
识别用户输入的检测环境,根据获得的所述检测环境和所述技术说明数据确定对应的备份技术为推荐技术;
将所述推荐技术推荐给用户,由用户确定应用的检测技术;根据应用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超标原因的设置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相应齿轮生产具有的各种超标原因,获取各超标原因对应的历史检测数据,将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获得各超标原因对应的若干个匹配坐标;
将获得的匹配坐标输入到坐标系中,根据各超标原因对应的匹配坐标在坐标系中进行聚类,形成各个超标原因对应的匹配范围;形成原因匹配图;
识别各统计部对应的综合评估值,将各综合评估值按照预设顺序形成原因分析坐标;将获得的原因分析坐标输入到原因匹配图中,获得原因分析坐标对应的超标原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尺寸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推荐技术的确定方法包括:将获得的所述检测环境输入到所述技术库中进行匹配,获得符合检测环境要求的各备选技术,标记为待选技术;
识别所述待选技术对应的检测性能值和成本,将所述检测性能值和所述成本分别标记为HZ和CBM;
根据推荐公式TF=b3×HZ-b4×CBM1.38计算对应的推荐值TF,b3、b4均为比例系数,取值范围为0
将推荐值最高的待选技术标记为推荐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尺寸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性能值的获取方法包括:识别所述技术库中的各种备份技术,获取各所述备份技术对应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正确率;
将各所述备份技术进行互相比较,并将对应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正确率分别标记为JD1、JD2和ZQ1和ZQ2;
根据定位公式DW=[b1×(1-|JD1-JD2|)+b2×|ZQ1-ZQ2|]×100计算对应的定位差值,b1、b2均为比例系数,取值范围为0
识别各备份技术之间的定位差值,按照定位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备份技术进行排序,将排序第一和排序最后的备份技术的检测性能值分别设置为100和70;
识别排序第一和排序最后的备份技术之间的定位差值,标记为标准差值BZ;
将无检测性能值的备份技术标记为待转化技术,将待转化技术标记为i,i=1、2、……、n,n为待转化技术的个数;
识别各待转化技术与排序最后的备份技术之间的定位差值,标记为MKi;
根据检测性能公式HZ=70+(BZ÷30)×MKi计算各待转化技术的检测性能值HZ。
4.一种零部件尺寸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尺寸质量控制系统,方法包括:建立技术库,识别用户输入的检测环境,根据获得的所述检测环境和技术说明数据确定对应的推荐技术;
将所述推荐技术推荐给用户,由用户确定应用的检测技术;根据应用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根据各齿轮的检测数据确定对应的检测结果,根据获得的检测结果设置各统计部对应的检测曲线图;
基于各检测曲线图判断齿轮生产是否需要进行齿轮生产质量控制;
当判断需要进行齿轮生产质量控制时,确定超标原因;并向对应管理人员进行预警,将获得的超标原因发送给对应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根据获得的超标原因进行校核和齿轮生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