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层、编织层、外绝缘层、抗干扰层、填充层、内绝缘层和导体内芯,所述外保护层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8~20重量份聚氯乙烯、5~8重量份氧化石墨烯、10~12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4~8重量份纳米碳酸钙、1~3重量份丁基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内芯一共有3条,呈三角排布,导体内芯外包裹着内绝缘层,内绝缘层和抗干扰层之间填充着填充层,抗干扰层外再依次包裹着外绝缘层、编织层、外保护层,外保护层表面涂有一层含有邻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抗紫外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的材质为尼龙66或尼龙12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为1300~18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由重量比为3:1:2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和丙烯酸羟基酯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1:按照所述外保护层的原料和各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a2:将纳米碳酸钙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中,再加入丁基橡胶搅拌2~5min,并水浴加热,得到X1;
a3: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X1中,搅拌5~10min,并水浴加热,得到X2;
a4:将X2、聚氯乙烯以及丁基橡胶置于高速分散机在5000~5800r/min的条件下分散30min,再放入双辊开炼机中进行混炼,前辊温度为120~130℃,后辊温度为100~110℃,混炼8~12min,将混合料挤出、包裹于编织层表面,形成外保护层,最终获得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制备方法的a2步骤的水浴加热温度为80~85℃,水浴加热时间为0.5~1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制备方法的a3步骤的水浴加热的温度为55~60℃,水浴加热的时间为2.5~3h。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抗干扰高强聚氯乙烯线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电力输送、信号与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