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目标天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风速值、风向值、各个监测点处颗粒物的浓度时序数据、温度时序数据、湿度时序数据;
基于风速值和风向值对所有的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在每个聚类簇中,基于风向值以及监测点之间的方位关系,在所有的监测点中确定目标点以及目标点的上游点;
在每个聚类簇中,基于风速值、每个目标点与对应上游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每个目标点的补偿程度值;基于每个目标点与对应的上游点之间颗粒物的浓度时序数据之间的相似情况,确定每个目标点的受影响程度值;
在每个聚类簇中,基于每个目标点的补偿程度值、受影响程度值、温度数值、湿度数值以及上游点颗粒物的浓度值,构建回归方程;基于所述回归方程对各个目标点处的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聚类簇中,基于风向值以及监测点之间的方位关系,在所有的监测点中确定目标点以及目标点的上游点,包括:在每个聚类簇中,以每个监测点为起点,向风向值对应方向的反方向延伸作射线,将所述射线经过的监测点作为所述起点的上游点;
在每个聚类簇中,将存在上游点的监测点作为目标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程度值的获取方法包括:在每个聚类簇中,基于聚类簇对应的风速值以及每个目标点与对应每个上游点之间的距离,确定每个目标点受每个上游点影响的影响因子;
综合每个目标点与所有上游点之间的影响因子,确定每个目标点的补偿程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的获取方法包括:在每个聚类簇中,将每个目标点与对应的每个上游点之间的距离,作为距离因子;将风速值以及每个目标点与对应的每个上游点之间的距离因子的比值进行归一化后的值,作为每个目标点受对应的每个上游点的影响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影响程度值的获取方法包括:在每个聚类簇中,基于每个目标点与对应的每个上游点之间的颗粒物的浓度时序数据之间的相似情况,确定每个目标点与对应的每个上游点之间的浓度波动相似因子;
综合每个目标点与对应的所有上游点之间的浓度波动相似因子,确定每个目标点的受影响程度值,且所述浓度波动相似因子与所述受影响程度值呈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波动相似因子的获取方法包括:在每个聚类簇的每个目标天数下,计算每个目标点与对应的每个上游点之间的颗粒物的浓度时序数据之间的DTW值,将每个目标点与每个所有上游点之间的DTW值进行负相关映射并归一化处理后的值,作为波动相似值;
将每个聚类簇中所有目标天数下的目标点与对应的每个上游点之间的波动相似值的均值作为所述浓度波动相似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包括:在每个聚类簇的所有目标天数下,将每个目标点对应的所有上游点的颗粒物的浓度时序数据中相同采样时刻的浓度值的均值作为浓度均值,得到每个采样时刻下的浓度均值;
基于每个目标点的补偿程度值、受影响程度值以及每个目标点对应的所有上游点的每个浓度均值,确定每个目标点在每个浓度均值下对应的浓度补偿值,且所述补偿程度值、受影响程度值以及每个浓度均值均与每个浓度均值下的浓度补偿值呈正相关;
在每个聚类簇中,将每个目标点在每个时刻下的温度数值与湿度数值作为自变量,将浓度补偿值作为因变量,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每个目标点处的回归方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回归方程对各个目标点处的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获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个监测点处的实时温度数值、实时湿度数值、实时颗粒物浓度值、实时风速值以及实时风向值;
基于所述实时风向值以及实时风速值在聚类结果中确定目标聚类簇,并在所有的监测点中确定目标点;
将每个目标点处的所述实时温度数值以及实时湿度数值作为目标聚类簇中目标点对应的回归方程的输入,输出每个目标点处的实时浓度补偿值;
当每个目标点处的所述实时浓度补偿值与实时颗粒物浓度值的和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进行预警并采取降尘措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监测点不为目标点时,获取监测点处的实时颗粒物浓度值,当所述实时颗粒物浓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进行预警并采取降尘措施。
10.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建筑工程扬尘监测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