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智慧园区智能安防报警器,包括采集模块、注册模块、数据库、车位监控模块、报警模块和人员终端模块,其特征在于:采集模块与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通信连接获取车辆信息并储存到数据库中,将需要进入园区的车辆标记目标车辆并进行车牌号码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生成放行信号或临时停车信号,对未匹配成功的车辆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协助计算目标车辆停车时间并将其发送至车位监控模块,同时识别车辆停放区域;
注册模块用于供园区车主注册车辆信息,同时将注册信息发送至数据库存储;
车位监控模块监控园区内车位使用状态,在接收临时停车信号后,根据目标车辆特征与临时空闲停车位进行匹配,输出匹配停车位位置信息;对非规范停放区域进行处理,通过距离比对和轮廓检测确保车辆停放规范;
报警模块在目标车辆未在驱离区域停放时长内离开园区时,生成驱离报警信号并发送至人员终端模块,同时协助处理非规范停放车辆;
人员终端模块接收报警模块信号后,派遣巡检人员处理目标车辆;通过考虑巡检人员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任务状态和交通方式确定最匹配巡检人员;
采集模块获取车辆信息根据匹配结果生成放行信号或临时停车信号的过程为:
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辆的大小特征、形状特征、高度特征以及车主人员的手机号并发送到数据库中进行储存;
采集模块将需要进入园区的车辆标记为目标车辆,当目标车辆抵达园区入口时,门禁系统控制门禁装置,对试图进入园区的目标车辆拦截;监控系统控制摄像头对目标车辆进行拍摄,捕获目标车辆车牌号码,采集模块接收监控系统发送的目标车辆车牌号码,并将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车辆信息中的车牌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采集模块生成放行信号发送至检测门禁系统,门禁系统接收到放行信号时,则控制门禁装置对目标车辆放行;
若匹配失败,先对需要进行园区的车辆,进行人员手机号,身份证号登记,登记完成后,采集模块生成目标车辆临时停车信号发送到车位监控模块;
车位监控模块在接收临时停车信号后的处理过程为:
从采集模块调取目标车辆的特征,并与园区临时空闲停车位进行匹配,输出目标车辆匹配停车位的位置信息与编号发送至采集模块,采集模块接收到目标车辆匹配停车位的位置信息后,通过门禁系统显示屏目标车辆匹配停车位的位置信息与编号,并进行放行;
目标车辆临时停车位匹配过程为:
将目标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与园区内各个临时空闲停车位的尺寸进行比较,预设停车匹配阈超系数区间,将目标车辆的长度、宽度分别乘以预设停车匹配阈超系数区间,得到符合目标车辆长度与宽度匹配的临时停车位,将符合目标车辆长度与宽度匹配的临时停车位进行筛选,挑选出高度大于目标车辆高度的临时停车位,并标记为初步符合停车位;
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到各个初步符合停车位的路程距离MCd,d为停车位的编号,d=1、……、g,g表示停车位的总数;同时提取目标车辆行驶到各个初步符合停车位所在区域的交通流量值Ld,利用公式:,得到车位匹配择优值PZd,其中a1、a2为预设权重系数,选择车位匹配择优值PZd最大的车位作为目标车辆的匹配停车位,获取目标车辆的匹配停车位的位置信息与编号并发送至采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智能安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采集模块协助计算目标车辆停车时间的过程为:
控制门禁装置对目标车辆放行,获取目标车辆距离对应专属停车位或匹配停车位的距离Hi,i=1、……、n,n为目标车辆的总数;i为目标车辆的编号,设置所有车辆类型均对应一个预设基础停车时间;将目标车辆类型与所有车辆类型进行匹配,得到车辆类型对应的预设基础停车时间Si,通过监控系统调取车辆通往对应专属停车位道路的交通流量值Li,利用公式:ZTi=(Si+Hi)×t1+Li×t1,得到目标车辆预测停车用时总时长ZTi,其中t1为停车用时调整系数,将目标车辆预测停车总时长ZTi发送至车位监控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智能安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车位监控模块监控园区内车位使用状态为:
车位监控模块开始计时,监控目标车辆是否在预测停车用时总时长ZTi内停入对应的停车位,如果目标车辆在预测停车用时总时长ZTi内成功停放在专属停车位,车位监控模块确认停车状态后将目标车辆对应停放的车位标记为占用车位;
若车辆未能在预测停车用时总时长ZTi内完成停车,采集模块利用监控系统根据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识别出目标车辆停放区域,并将目标车辆的停放区域信息发送至车位监控模块,车位监控模则监控目标车辆在规定时间内是否驱离此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智能安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驱离区域处理过程为:
车位监控模块接收到从采集模块发送的目标车辆监控区域信息后,将目标车辆停放的区域,标记为驱离区域,获取驱离区域的交通流量值,预设多个临时停放交通流量值区间,其中每个临时停放交通流量值区间均对应一个临时停放时长,将驱离区域的交通流量值与预设多个临时停放交通流量值区间进行匹配,获取驱离区域的交通流量值对应的临时停放时长LSi,利用公式:QTi=LSi×t2,得到驱离区域停放时长QTi,其中t2为停放时长调整系数;
若目标车辆在驱离区域停放时长QTi离开了园区,则不行处理,若目标车辆在驱离区域停放时长QTi没离开了园区,则生成目标车辆驱离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收到目标车辆驱离报警信号后,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与车牌号并合并成一个信息发送至人员终端模块,人员终端模块将派遣巡检人员对目标车辆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智能安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人员终端模块将派遣巡检人员对目标车辆进行处理的具体过程为:设定园区内有p个巡检人员,分别标记为 P=1、……、t,t表示巡检人员的总数;每个巡检人员的位置坐标为(Xp,Yp),目标车辆位置坐标为(Xi,Yi),利用公式:,得到巡检人员与目标车辆的距离Dp;
为每个巡检人员设置一个任务状态变量 Sp,Sp = 0表示没有正在处理的任务,Sp=1表示有正在处理的任务;
为每个巡检人员设置速度系数 Vpm,m=1、……、k,k表示速度系数种类的总数;利用公式 Tpm = Dp / Vpm,得到每个巡检人员到达目标车辆位置所需的时间Tpm;
最匹配巡检人员的确定方式为:先筛选出任务状态变量 Sp = 0 的巡检人员,然后从这些人员中选择到达时间Tpm最短的巡检人员作为最匹配巡检人员;
确定最匹配巡检人员后,报警模块将目标车辆的位置与车牌号并合并成一个信息发送给最匹配巡检人员,巡检人员收到信息后,立即前往目标车辆的位置,到达现场后,巡检人员对目标车辆进行驱离园区或引导车辆停放到对应停车位,在完成任务后,巡检人员向车位监控模块发送任务完成指令,车位监控模块接收到任务完成指令后,将目标车辆对应的停车位标记为占用车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智能安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车位监控模块确认停车状态后将目标车辆对应停车位标记为占用车位的过程为:获取目标车辆的坐标(Xi,Yi)与目标车辆对应专属停车位或匹配停车位的坐标(Xd,Yd),利用公式:,得到目标车辆与对应停车位的距离值Dip,预设停车误差阈值,将目标车辆与对应停车位的距离值Dip与预设停车误差阈值进行比对,若Dip小于预设停车误差阈值,则进行车位停放标准检测,Dip小于预设停车误差阈值说明目标车辆停放在正确的停车位上,若Dip大于预设停车误差阈值,则生成停放错误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收到停放错误信号后,则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车牌号、车主手机号并合并成一个信息,发送至人员终端模块,人员终端模块收到信息后,通知相关管理人员拨打目标车辆车主电话进行通知,使车主停放在对应专属停车位或匹配停车位;
设定目标车辆的轮廓为一个矩形,获取四个顶点坐标,同时获取目标车辆对应专属停车位或匹配停车位的四个顶点坐标,若目标车辆的所有顶点都在停车位四个顶点坐标围成的矩形范围内,则判定目标车辆停车标准,此时车位监控模块确认停车状态,并将目标车辆停放的车位标记为占用车位,反之判定目标车辆停车不标准,车位监控模块生成停放不标准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收到停放不标准信号后,则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车牌号、车主手机号并合并成一个信息,发送至人员终端模块,人员终端模块收到信息后,通知相关管理人员拨打目标车辆车主电话进行通知,使车主正确停放进对应的停车位。